在庄子的杂篇《让王》中,有这样一段说孔子的故事:
孔子从陈国去蔡国,却被困在路上,他跟学生一帮人已经穷困潦倒,多天都没有像样的吃饭了,一粒米都不剩了,只能煮点菜汤喝喝。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疲惫不堪,而孔子却在屋里弹琴唱歌。
颜回坐在门口择菜,听着子路和子贡在那里说:“我们老师在鲁国被两次驱逐;在卫国被打压,不准发声;在宋国有遭到‘砍树’的屈辱;在商周又特别的穷苦;现在又陷于此地。想要陷害老师的人却不被判罪,凌辱老师的人也不被禁止。现在老师弹琴唱歌,却没有停止过,难倒君子这样都不会觉得丢人难过的吗?”
颜回听到这些,就进入去打小报告了。孔子推开琴,叹口气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真是见识短浅啊,你去,把他俩喊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子路说:“先生这种遭遇,真是倒霉透了啊!”孔子说:“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啊!在君子之人看来,能够在理解大道的路上没有阻碍称之为畅通,而如果陷于大道的困惑之中才能称为倒霉啊。现在我孔丘秉持君子仁义之道却在这乱世被人所不器,这有什么可倒霉的呢?我每天反省自己是不是在求道路上有阻碍,就算是穷困潦倒也不能够改变我心。天气是变冷了,雨雪也下来了,但我之道松树和柏树依然青葱昂扬。现在困在这,我还感觉到庆幸呢。”
孔子说完,笑着取过琴来继续跟着旋律唱歌,子路也跟着高兴地拿起剑舞了起来。子贡说:“老师啊,我真是愚钝啊,竟不知道天之高,地之下也。”
历来得道的人,不管是困顿穷苦,还是元亨利通,都会自得其乐,他所乐的,其实并不是那穷困或是腾达。境界高的人啊,他们把人生的这些无常起伏,只是看作春夏秋冬的变化罢了。
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喜怒哀乐,犹如拉二胡时的一拽一推,在来来回回中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