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论中是根据现实的结果去找原因,而从实际生活中来看,找原因重要,但是不能一昧地找原因,过度强调的原因,而不注重解决结果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对自己不及预期的现实或者失败的经历找的借口而已。当然,纯原因论在现在已经很少存在,只是习惯懊悔,毕竟人非圣贤。
目的论支配我们的生活,我们都是为了目的而活。梦想,希望,也许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称之为目的,当然,这个目的的存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比较积极正面的。但是目的论不仅仅在我们的人生大方向上起着主导作用,它还可以细化到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无意识下,在不经意间。
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句话精辟,我没有理解得特别透彻,只是粗略的套在了自己的经历上。经历本身很简单,复杂的只是我们对经历的态度看法,每个人都有太多因素,所以总有人说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不完全认同,但也无力反驳。
有网友认为:“过往成就自我,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到达目的所要付出的努力的阈值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然而很多时候,谁又能真的清楚自己真正的承受范围是多少。
书中说:“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而原因则是为自己的目的所捏造的。”或许是吧!
今天先记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