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以终为始

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

我愈加地习惯用整体的方式读书,例如读“以终为始”这一章时,我每读到一个小节,都会停下来就着小节的标题思考这一小节与整章有什么关系。在这章要说明的思想中处于什么位置,是理论叙述?还是论据证明?和章节的主旨有无关联?

我认为这是语文教育应该培养的最基本的能力——阅读议论文和说明文。可惜我毕业多年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学习了太多的散文、诗歌、故事,却忽略了最有用的能力。

读到使命宣言这一部分,我才发现对于“以终为始”的理解还过于肤浅。之前理解到,在头脑中形成计划再付诸行动,这其实符合作者提到的“两次创造”。即先有脑力或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才有体力上的二次创造(实践)。更深层地理解是,先主动地订立“使命”,再围绕使命决定行动。两层理解的区别在于“主动性”,这导致第一层理解只是战术层面的技巧,即任务摆在面前时要如何更好的完成。而第二层理解则是战略上的指导,即主动思考过目标后,再决定施行何种动作。

在阅读地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你的收获总是成正比的。再次觉得如果读书的话,那么《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不应该错过的,大概就是读书的方法论了。

梳理一下章节的脉络

  • 先讲明了“以终为始”的定义。我的最新理解是,先想清楚最终的目标(人生的目标),再开始围绕目标行动。
  • 作者随后指出事物的两次创造。本章的重点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提及了主动性、使命宣言等概念。
  • 个人使命宣言部分讲述较多,生活中心的概念、各种生活中心的表现、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建立以原则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等等。然后是撰写自己的使命宣言,确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标(以终为始的“终”),中间还提及了右脑的功能、心灵演练等概念(在我看来有点跑偏)。
  • 最后是家庭与组织的使命宣言,家庭宣言我非常喜欢,先与爱人讨论,等孩子大一些也要参与进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