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隔壁小区一个妈妈跳楼了,抑郁症,身后留下一个四岁的女儿。
周围的人谈论着,叹息着,转身继续过自己的日子。我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内心特别难过,总是会想起朋友的经历。
很多年前,当大多人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听说了这个词,因为朋友的母亲。
朋友家境不错,父亲是公司经理,有房有车;母亲是教师,性格内向,教小学数学。
那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上大学,女生宿舍一到过节就没人了,她因为要帮老师做一个课题回不了家,让我陪她。
晚上我们一个上铺一个下铺地聊天,聊着聊着她哭了,说起自己的家庭,父亲因为得罪了生意场的朋友被诬告停职,母亲每天哭,哭完就拿小刀一点一点切割自己的手臂……
我很震惊,试探地问:是自杀吗?
朋友摇头,也不是,就是每天哭,情绪特别激动,去医院看过,说叫抑郁症。
那时网络传媒还没现在这么普及,一切的知识大多来源书本杂志,我们去图书馆查资料,才大致对抑郁症有了了解。
可是,没过多久,朋友的妈妈自杀了……
我的朋友,得到消息后异乎寻常的镇静,默默地处理完母亲的身后事,回到学校,她静静地在我们面前流泪,喃喃道,为什么不考虑考虑我,为什么不想想我以后怎么办?
一群未经世事的姑娘,在那个晴朗的下午,哭作一团……
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朋友的神情,说不出的悲伤,说不出的镇静,那种痛,甚至都无法用语言描述。
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她用微笑掩饰,她用苦学反抗,毕业于非常普通的一所大学,开创历史地考取了B大研究生。
后来她出国了,临走没通知任何人,只是给我们发了条短信——迎接新生活。只有五个字。
断断续续有些她的消息,知道她在国外研究生活很苦,也结婚了,生了个女孩。
几年前,她回国联系我们,说起国外的经历,也说起自己的内心挣扎,她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感觉都要过不去了,看看孩子,想想曾经的自己,咬牙也得迈过去,绝不让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后来她看心理医生,吃药,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方法也都用了,好在,现在的她,已经恢复了健康,绝不放弃的信念,就是最大的良药。
大学时得到母亲自杀的消息时,那种周身的冰冷,寒彻肺腑的感觉,她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体会,因为,“我是个当妈的,我不改变,我女儿就受难!”
我是个当妈的,我不改变,我女儿就受难!
我不知道,那些身患抑郁准备选择自杀来结束人生的妈妈们,在最后关头,能否想想自己身后的孩子,想想孩子以后的道路,想想孩子在漫长的人生中需要你的牵手,想想孩子将来遇到难题时需要你的指点,想想孩子生病后需要你的照顾……哪怕只是其中任何一个“想想”都有可能唤起你对生的渴望,只是希望,你能尽力想想!
最后:
抑郁跟情绪不好有关,但它是一种病,需要诊断治疗,单纯的物质疗法很难治愈,按时吃药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