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日,眼睛开始加重呈现飞蚊、模糊之状态,单方面警告我对她的不重视不爱惜。虽不至于难忍,但双眼迷离、老花般远看世界的不适很容易让整体身心都属于一种半失衡状态,焦躁不安。较长时间处于接受不舒服,又去抗争不舒服的这个状态,后尝试用耳朵听音频(一直拒绝的形式),竟然发现比使用眼睛时的更安静,更专注。也许每个器官都需要被关注,被呵护,才不至于厚此薄彼。
有几年的时间,我在学习如何从身体的异样与不适内观自己的心理状态及精神需求,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身心合一的,有知行不合一导致的。但每次不适确实让我有机会强迫自己静下来去思考反思自己,这种自我教育是我笨拙的一种成长方式。
写作算一种反思,也是自己目前正在学习一种成长方式,无明确目的,只是单一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成系统!
就像现在我埋头狂草一般地在我的本子上哗啦,还有点小别扭,在高铁上写字的还真不多,有点被窥视的感觉,当然我也知道这都是自恋作怪。其实,前奏这么长,客观原因是我14日要交一篇写作作业,我没酝酿出伟大主题,就从眼睛写起,写着写着,也许能从眼睛到达心灵。
很多想法,是基于最近认识的新朋友和与他们的交谈、碰到的事、工作中的障碍等等对我的触动,世界变化得太快,来不及看清楚,就转瞬即逝。唯有写下的文字让一切停留片刻,凝结成露。
写下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反刍与内化、个性与舞台、疗愈与心灵”是当下我能想到的三个角度。
反刍与内化
碎片时间,终生学习已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学习方式。音频对耳朵的喂养,各类信息对大脑的包围,再说碎片化时间、信息灾难让人失去这个失去那个已经毫无意义,只能选择接纳并优化甄别信息的能力,筛选符合自己需求或感兴趣的信息。那些知识大咖们已给了我们“二手”的信息,给我们更多链接世界的支点,很多时候也只是链接,给我们获取知识的短暂快感,让我们误认为我们知道好多拥有好多,其实那些信息只是转瞬即逝,不可持续。
反刍是动物把倒进去多个胃的食物在休息时将半消化的食物再次咀嚼,更好地消化。我们现在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基本如此,一堆信息,选择性吃草,再次消化,更好吸收,促进生长。写作是我认为比较好实现的“反刍”形式,吸收消化自己选择的信息,结合自身的经历形成自己能消化吸收的营养,内化到身心,若能知行合一,便是堪称最完美的境界。
这也是大量知识网红火爆的原因吧,那些他们反刍内化的信息以一种完全不设门槛的形式分享,线上按价各取所需,线下暗自结盟,独立成社群,如此循环升级,慢慢演绎了新的朋友圈,定义了新的友谊形式。
忽如一夜春风来,公共账号频繁开。写作是一种相对真诚、可信的展示个体及团体的思想的广告形式。都说颜值担当,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写值”这个评价标准,在什么都越来越共享,越来越公开的时代,写作的能力倒是一个透过你的外表,看到你的灵魂的好方式,作为以后交友的一个媒介,约等于以前的笔友形式!当然,作家及类作家的写作和这里的写作不是一个概念。
个性与舞台
也有很多人或平台的写作有明显的个性和方向,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鸡汤类如婚恋、性、身心灵、敏感话题等。也有个性十足的职场感言、兴趣爱好、发烧友等等。这类有不少人有才有料,个性十足,写的一首好文,三观也很端正。他们很有特色及个性,绝不温柔,直击心中的恐惧和惰性,说出很多人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想写写不出的潜意识,不一定正确,但主观性很强,让你看到各色不同的生命特色,你会恰好碰到契合你的一抹亮色。
疗愈与心灵
这种写作形式,是我认为最私密的、最舒服,最自在的一种形式,也有不少演绎成成功的心理疗愈形式。以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开启生命,疗愈自我,分享众生,温柔慈悲。真实、平静、美好,让你看到每个生命成长过程的挣扎及蜕变之后的喜悦。有幸会遇到一些契合你频率的文字,犹如朋友陪伴,某个当下温暖你。
也有写作就是一个私人的自我表达,喃喃自语,自我耕耘,留下一些思想痕迹,有行家高手的自我总结,有孤独者的自我呐喊,淹没在网络海洋。
不管哪种目的,在不需要写字的时代,文字的力量和魅力尤显特别和重要,是成长,是表达,是个性,是留不下一个手写文字时代的思想痕迹。
在我眼睛半睁半闭的时候,模糊看了《猩球崛起》电影,包含坚定眼神的猩猩凯撒喊出第一个语言“不”的时候,是猩猩质的飞跃,感觉相当震撼。写作就是一个人进化的一种形式,瞅瞅那些被网络被我们创造的新名词,很多你百般厌恶,却都扑面而来。你无力抗拒,只能筛选、吸收、反刍、内化、进化成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