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去旅游
从【1】【8】【12】【30】这4项的数据分析,大多数人旅游是抱着猎奇心理、放松身心和品味美食这三个目的的。从目的上来看大多数人不想把旅游当成一项课题来攻克更不想与商家斗智斗勇,希望可以进入自己想象当中的一个新的世界,一方面是对于生活环境几十年如一日的疲倦感,另一方面也是生活的压力导致,再者,在社交工具发达的今天,总是看到别人猎奇自己也想体验一把不一样的生活,就像灰姑娘早晚会被打回原形但是还是有了一段美好的记忆和发朋友圈的照片,着也可以解释第【22】项最喜欢拍照记录了,不仅仅是因为拍照比较方便省事。
2.对现有app的不满足
不满意最主要体现在app中的描述和实际的情况不符合,例如像价格不符,酒店介绍与实际不符甚至预订好的遇到酒店无法入住等,这些都是实际发生的。
人们的需求当然是花有限的时间去安排吃住行,花最多的时间在山水中游玩,预算也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目前app存在的问题细分的话就是找到一家符合价位要求和环境要求的住宿比较困难,标题党太多,只是为了吸引用户的点击但是并不能完成转化率,这种现象不管是大家用的最多的去哪app 还是同程或者其它,现象都很严重,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效率,严重的会导致坏印象一直卸载。
3.旅游倾向分析
从国内游和国外游的地点倾向、以及购买礼物的习惯以及住宿的需求分析上来看,用户更喜欢去旅游来完成自己心中的文艺青年梦或者未完成的梦,哪些地方是被魔幻化了的、被美化成仙了的、被很多人追捧的、大家赞不绝口的,就更愿意去。国外的海岛游占比68.25%,欧洲国家占比占比52.38%,国内的云南和江南都是大家的首选,这些目的地不管是对于经常旅游的还是几乎没怎么旅游过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那并未旅游过的是怎么熟悉的呢,所谓“言传身教”,不管是网络媒体还是电视媒体以及身边的朋友,提起这些目的地大多都是非常向往的,都在说这些地方如何如何好,为什么会这样,用另外的流行词来说就是被‘种草’了,用户的心里在被种草开始就已经对这些地方有了想象,但凡是想象中越美好的东西就越容易产生巨大的落差。
从用户的年龄段分析,25到30岁的青年人占比52.38%,20岁左右的占比39.68%,这2类既是旅游类app的绝大多数使用者,也是未来最有可能定时去旅游的人群,这类用户还处于对生活的探索发现阶段,并且有着学业或者工作的压力,当被种草了一个理想中很美好的地方的时候,如果机会合适就会优先考虑去这个目的地。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通过某个app被种草了一个目的地,结果发现并不是所想的那么美,就会对这个app 有种不信任感,以至于卸载…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点就在于真实性。价格不做标题党,实际环境尽可能用详尽的少感情色彩的去描述,图片尽可能还原实际,文字加图片的攻略、攻略尽可能从用户角度出发,描述要有理有据,只给结果而不给依据的都是耍流氓。
4.旅游app需求点在哪
查旅游景点和路线的用户占比57.14%,其它对于吃住、买票、攻略等的比例差不多,所以需求最大的是在旅游景点和路线。同时63.49%的用户对出行最大的担忧是路线不熟和找不到好玩的,这就更说明这一块是需求点。
5.现有的做的比较好的app分析
去哪、同程、携程、飞猪(阿里旗下),这些app 无一例外都是全面型的,订住宿、订景点门票、订交通工具票、跟团游、周边游、旅游推荐和攻略、甚至还包括美食。这些全都是做的有一定年份的app,业务范围一应俱全,做的是一站全包。但是哪怕是这样,地图用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这样专业的app ,美食团购用大众点评这样的app还是用户的习惯,所以如果无法做出来更好的全站式app,那么做垂直方向才是出路。
6.通过问卷分析个人的一些见解
真实的攻略(包括各种天气状况的应对策略,全国各地前往的最佳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每一个景点的重点游玩项目和游玩感受,实际需要的各处收费情况、真实的环境描述……)、真实的票务价格和出行交通工具价格(飞机和轮船),这2个方面可以作为垂直细分方向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