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L和我是从穿开裆裤就认识的,两家距离近,父母年纪相当,所以我俩经常一起玩耍。她是个小胖妞,仗着妈妈开个小卖铺,跟哥哥就使劲喝碳酸饮料。兄妹俩都是体型偏胖。
她爸爸是货车修理工,成天穿一身蓝色工装,上面都是机油,扯着一百八十斤的喉咙一嗓子就吓得我哆嗦。她妈妈是个有文化爱跳舞的人,和她父亲结合哪哪都碍眼。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听她说父母是经媒人介绍的,妈妈被忽悠嫁给父亲。一个知识分子嫁给大老粗,想跑也来不及,肚子里已经揣了她哥。
和传统的婆媳矛盾一样。L的奶奶颐指气使,觉得儿子有本事,不要彩礼娶回来个儿媳。对L的妈妈成天鸡蛋里挑骨头,骂骂咧咧,哪怕她为家里生了两个孩子,也得不到婆婆的青睐。
我每次去她家玩耍,都能看到L妈妈精心打扮自己,把自己拾掇的干净利索。跟着电视学跳舞,她虽然长得不是好看型,可是跳起舞来整个人都神采奕奕,让我痴迷的挪不开眼。
还辅导L的功课,每门学科都会,讲解的头头是道。让我羡慕死了,我妈妈也辅导但是英语就爱莫能助了。借此我埋怨妈妈,我英语学不会都是她没有辅导好,全赖她。看人家L的妈妈啥都会,怪不得人家L学习成绩比我好,还是个班长呢!
反观L爸爸我可讨厌他了。不见其人先闻其声,隔着八丈远都能听见他的说话声,还动不动起腔跟打雷似的。别说还挺像,红脸的雷公,敞开大肚子,穿个踢拉板,走路咚咚咚。时不时说话还瞪着他那双牛眼,伸长脖子,拔高音调。能把人吓哭。
小时候我去L家玩,就看见她爸“吓哭”了她妈。具体的原因不记得,我一走近剑拔弩张的场面就觉得不对劲,虽然那时候我还小。但是激烈的氛围,让天生敏感的动物本能暴露出来,我还没来得及跑,就听见了一声巨响。
定睛一看,原来是L爸吼了一嗓子,给我吓的腿软,都忘了转身逃跑。L的妈妈看不惯他怒目圆睁的样子,新仇旧恨都一起涌出来,从眼窝里一下子喷出来。声泪俱下的指责他,年代久远,说的什么记不清了。只记得L爸爸听得不耐烦了,懒得听,一眼也不想跟L妈妈对视。两个耳朵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拔腿就出了门,出门前,还重重的摔了一声。然后,L的妈妈哭的更大声了。
我那大气都不敢喘的朋友---L全程当个聋子瞎子哑巴。一切完事了,眨巴着眼睛对我说:“要不,我去给你爸当闺女吧!”我撒腿就跑,想得美,我爸嗓门可没这么大。
后来,我就发现,L的爸爸妈妈要不都不在家,要不就是一个在家一个不在家。这可不是废话,谁家父母不得出门挣钱呢?原先L妈妈就在L爸爸的修理铺门口,支起来一个小摊卖零食。后来呢,她妈妈就去找了个工作,经常忙的不着家。L自己都学会做饭了。
相当巧妙的是,她爸妈总是能精准能避开双方,几乎不会同时在家。饭桌上吃饭怎么说呢?这个情况,通常是这样的:她妈妈上班的时间刚好都在饭点前,一吃一抹嘴就出门了,晚上才回来。省的跟L奶奶打交道。
我也就见不着打雷的场景。后来呀,青春期的我,实在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张嘴问了L:“你爸妈现在不吵架了?”
“我刚打扫完我爸摔碎的杯子,受不了了。我劝他俩,离了算了。”
那个年代不兴离婚,就是这个年代,也不兴劝父母离婚。我使劲揉揉眼,瞅一瞅,这还是我认识的小胖妞吗?啥时候脑回路十八弯了?赶时髦?真时髦!
我等了好几年,旁敲侧击的问我爸妈。L的父母离婚没有?起初,我爸妈不理解但是好言好语的回答我“没有”。后来渐渐不耐烦了,直接怼我“闲得你”。再后来怼也不怼了,把我的话当个屁,连个响儿也没有。
一直持续了好几年,L都成长在父母双全的环境下,学习成绩还越来越好,把我甩的脚后跟也看不见。就像现在说的“别人家的孩子”。被我父母拿来鞭策我,鞭刑都没用,脑子不开窍,光榜样起作用不是瞎扯吗!人家直接考的出了市,学习了法律专业。联系就渐渐少了。
偶然有一天在大街上遇见L的爸爸,好家伙,咋跟以前差距这么大了呢!虎背熊腰的汉子竟然弯了腰,本来就是光头的头皮上泛出了白色的发根茬子。一张嘴“闺女,你这么大了。”声音也不响亮了,喉咙里都夹杂着痰液。仔细一听,声儿咋不对呢?原来,门牙少了俩。他一笑,莫名的喜感,跟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似的。
小时候,咋就那么怕他呢?真怂。
刷抖音意外刷到了L妈妈的视频。点开主页一看,精神抖擞的跳舞视频、和朋友合唱的视频、神气的敲锣打鼓视频。都在传递着享受生活,享受当下的松弛感。谁看了,都得夸一句:真年轻。
和妈妈聊天中,提到了L妈妈的现状。妈妈说L的妈妈近几年都出门打工,去了南方。儿媳生了俩孙子都不带,说去挣钱买奶粉。我又一次发出了我的疑问:“他俩离没离?”
妈妈头也不抬的回答我:“离啥?多大年纪了!”
“可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没离呀!”
“凑合着过吧。”
或许,L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想的。婚姻再差,也是原配,为了俩孩子,再大的不愿意和委屈,和着血泪咽了吧。跟谁过不是过?日子,就这样吧!
现在年轻人的婚姻观和他们可是大相径庭。稍有不如意,就离婚。整得离婚率高于结婚率。有个词儿叫“及时止损”把不合格的婚姻都刷下去。
不是批判现在的离婚太草率,也不是鼓励为了将就,委屈自己的婚姻。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思想,都有选择的机会,也有重新选择的权利。无论怎样选,舒适的婚姻关系总是能让人有爱的能力。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过不下去,支持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