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自今日始,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沪、深、京三足鼎立时代。
要说科创板与创业板主要服务于大中型高科技企业(预估市值必须超10亿元),那么北交所主要服务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预估市值最低达2亿元即可。从新三板到北交所,再到创业板、科创板,这是一个多层次、互联互通的创新型市场体系,尤其是北交所的设立,标志着A股市场在包容性与开放性上实现了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北交所是对科创板、创业板的重大补充。
刚成立的北交所体量还太小,就像刚刚种下的一株树苗,这一“足”支撑能力还很薄弱,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是国家提升直接融资比例,平衡金融体系结构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见证这一棵小树苗逐步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
北交所平移了精选层的交易规则:
1、北交所的涨跌幅限制是±30%,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会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复牌后继续当日交易。
这就是大家所说的“30CM时代开始了”,惊喜(险)不惊喜(险),刺激不刺激?!
2、单笔买卖申报的最低数量为100股,每笔申报可以1股为单位递增,卖出时不足100股的部分应当一次性卖出。
3、打新无持仓市值要求,申购时全额缴付认购资金。
北交所波动更大,风险更高。搏击北交所,你准备好了吗?
————————————————
以下是个人操作记录:
我持有的7只精选层股票,今天也正式在北交所上市。其中中寰股份(836260)是创新层申请精选层转板,有幸赶上了北交所开市。其他几只,也含100股中寰股份(889900),是精选层打新所中。可以说,今天作为小小的股东,参与了创造历史的过程。
去年7月新三板精选层开业,一年多的时间,精选层将成为历史。而我也参与并见见证了一下历史,然后不幸在“理财车祸”现场翻车,“创新层买入,精选层卖出”的套利策略失效。拉长时间来看,如果当时买入的股票能够持有到现在,则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收益。损失带来的收获是:1、政策变迁是影响资产估值的重要变量;2、“守股如守寡”,耐心是王道。
集合竞价阶段出手卖掉了所有的新股,在北交所入袋大约十万元,弥补了去年精选层的亏损后仍有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