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已是深夜,我坐在电脑前翻阅着用半个月的时间又一次阅读过的这本书----《给教师的建议》,看着在阅读过程中我做过的标记,感觉那些语言和思想就像一串又一串的珍珠熠熠生光。
经典书籍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经典中所阐述的问题和表达的观点一定是超越时代的,会让人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我记得第一遍读《给教师的建议》是在三年前,那是我刚刚在学校工作三年时间,工作重点还放在如何搞好自己的学科教学,我的目光还集中在如何上课这样的“微观”问题上。没有对什么是教育?教育如何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宏观”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没有太多的体会。第一遍只是通读一遍而已,偶尔会被书中的一些观点吸引,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年以后的今天,当我跳出日常工作的微观层面,对于什么是教育这样的宏观问题思考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再一次阅读这本书,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感慨,苏霍姆林斯基真不愧为一位不朽的教育家。
半个月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写了十几篇读书笔记,在写作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在写作中重新认识和强化书中的观点。写作的过程是一个对阅读的再加工过程。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到,只有通过写作才能把读过的书变为自己的,而只有书中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才能说明读过的书没有白读,消耗过的时间才有意义。就像波兰一位教育家所说:“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如果阅读可以说是一个十月怀胎的过程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在经历生产的阵痛,经历这种阵痛是值得的,因为思想正是从这种阵痛中产生。所以我觉得,好的教育者一定是好的阅读者,好的阅读者一定是好的写作者,而反过来好的写作者一定是好的教育者。我越来越坚定的相信,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的传授,教育方法也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手段,一个好的教育者绝不可能懂得了一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就能造就的,好的教育者一定有着好(或独特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而这些理念和思想仅仅靠教学实践是不可能形成和完善的,一定要靠阅读。所以好的教育者一定是一个好的阅读者。只有阅读还不行,阅读的是别人的思想,只有经过写作的阵痛才能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而有了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
苏霍姆林斯基正是这样一位教育家,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认真的研究跟教育和学习的各种复杂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各种问题,阅读古今中外各种理论的书籍,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他的关于教育的一些观点至今给我们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比如他在书中一直强调要让孩子们热爱阅读和劳动。不要把学校变成一堵厚厚的墙,把学生与自然隔开。比如他对那种死抠教科书的教学方式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他说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比如他强调小学阶段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要让词汇在儿童的头脑中活起来等等。放在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这些观点依然适用。看看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吧,绝大多数时候,教学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提高成绩的方法就是给学生留一大堆作业。学校靠压榨老师的时间、老师靠压榨学生的时间来提高所谓的教学成绩。短期看来教学成绩是上去了,可是长期看来这种靠榨取老师和学生的时间的粗暴做法就像古代的皇帝在压榨老百姓一样得不偿失,这种方式泯灭的是老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成为暴民,越来越痛恨学校,越来越想逃离脑力劳动,越来越想脱离精神生活。这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可悲可叹!苏霍姆林斯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学校只要有一个好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好的学校。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难道我们的现实不是这样吗?我在学校中看到过太多的所谓的差生,他们在学校游手好闲,时常犯错,对书本没有一点兴趣,是什么造就了他们是差生呢?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差生的,一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讲述了他是怎么转化差生的。通过阅读我进一步认识到到: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和教育造成的,学校给他们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如果没有人去挽救他们,那些差生就会成为社会上的犯罪分子。
我越来越深信,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者一定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品德,成就人的人生。当今这种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式,这种靠压榨学生的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的手段培养出来的要么是考试机器,要么是犯罪分子。
在教育中行走的越久,我越是疑惑重重,越是忧心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