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是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
饭前喝汤。
你是否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
以前有,现在没有了。
你每晚睡前是看书,还是看手机?
看书。
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还是上卫生间。
先看手机,后上卫生间。
我有一个毛病,我不能闻到烟味,闻到就头痛。没错,就是人们常吸的过滤嘴香烟。
说来奇怪,在我13岁之前,父亲未戒烟的时候,我没有这个毛病。自从父亲戒烟后,往后的十多年在家里,我从未闻到过烟味,但是步入社会,还有在公共场合,对烟味异常敏感的我,总是能第一时间闻到烟味。
随后就是皱着眉头,继而引发的头痛(是真的头疼),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十几年的习惯,已经影响到我身体的本能反应,没错!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一个自己做起来顺手的事情,做的时间久了,就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这就是,习惯成自然。
一个人的习惯,决定这他的生活方式、与人的交往模式、甚至是未来的走向。
譬如:一个每天睡前看书的人和睡前刷微博的人,5年后,至少精神层面,绝对不在一个频道上。
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的生活?
习惯真的难以改变吗?
答案是:好的习惯,需要继续保持下去;坏的习惯,用对方法,就可以改变。
首先,找出习惯回路。
就是摸清,行为习惯的前因后果。比如,据我所知,很多吸烟的男士,在心烦的时候吸烟的次数比平时多出几倍。那我们就可以理出这位吸烟男士的习惯回路。
心情烦躁的时候(心理暗示);掏出烟,点烟,吸烟(惯常行为);吐出的烟圈,仿佛是心中的烦闷(奖赏)。
心理暗示,惯常行为,奖赏,这是一个顽性习惯的固定流程,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回路。
找出自己的坏习惯的固定回路,就有办法攻克这个坏习惯,请接着往下看。
其次,替换坏习惯。
当我们找到习惯回路以后,在不改变心理暗示和奖赏的前提下,改变我们的惯常行为。
那刚才那位想戒烟的男士来说,下次自己心情烦闷时,把吸烟改成(喝茶、闭眼冥想、嚼口香糖),当烦闷心情得到缓解时,奖赏的心理就达到了。
这在改变惯常行为这一环节中,需要的是当时人转念一想的改变,只要奖赏结果是一样,那么改变惯常行为就不需要太苛刻的要求。
最后,重建新习惯。
1.培养核心习惯。
所谓核心习惯就是,可以影响到你生活方方面面的习惯。比如,培养自己早起的习惯后,自己在其他方面就会更加自律,做事不会拖延,且更加高效。
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后,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会也来越好,思想也更加健全,生活中的色彩更加丰盈。
一个好的核心习惯,犹如滴入平静水面上的一点水,看似微小,但是依然会引起水面的波澜涟漪。
2.制造习惯回路。
原来的习惯回路,我们不做改变,而是在惯常行为这一环节做个微调或者是加入新的行为。
比如,习惯晚饭后散步的你,可以边散步边听英语流利说;还有习惯饭后站立半个小时的我,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收拾房间,做家务,时间过去了,家务也做完了。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到如何改掉自己一烦躁就是发脾气的坏习惯。
第一步,找出习惯回路:
事多、烦躁、焦虑(心理暗示),说话声音大,没有耐心,乱发脾气(惯常行为),看似心中的烦闷被发泄出来(奖赏),实际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步,替换坏习惯:
显然我的惯常行为是一个坏习惯,我用(沉默、反思、转移注意力、自我安慰)的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看似也没有解决实际问题,但至少给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
第三步,重建新习惯:
我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核心习惯就是阅读,看完很多书后,就会理解很多自己以前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事情,也不需要有太多的解释,就会明白了。换句话说,心里的容量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多,越来越大。
在缄口不语的时候,自己会立刻反思个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及时纠正。
我想自己通过这三个步骤,是不是会变得温柔和善解人意了呢?(捂脸)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
习惯强而有力,却也能刻意培养;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
还有一句一直勉励自己的话:
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做到,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