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悲伤、恐惧和愤怒,是儿童具备的基本情感。
儿童自我状态
分为自然型儿童状态和适应性儿童状态。任何儿童或者成人都会在某些时刻处于这两种状态的其中之一。只是不同人频率不同罢了。
自然型儿童状态
简单说就是儿童的正常的自然流露情感的状态,儿童的基本情感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这些是与生俱来的,把这些基本情感加在一起,就成了“自然型儿童”,这是“儿童自我状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重点要说的是
适应性儿童状态
也可以说是顺从型自我状态。
“适应型儿童”通常的表现为:顺从行为,取悦,道歉,依赖。
适应谁?父母,老师。
大多数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的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遗传自己的基因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孩子不会用逻辑或有意识的去应对,他们只是从经验中学习,学到一套生存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强大又有权威,是他们全部的依靠,他们无处可逃,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父母每一次的喜怒无常,他们像仁慈的独裁者。
所以孩子们是怎么对父母生气呢?何况还深爱着他们。
于是,根据父母的不同,有些孩子就会慢慢学习和适应不带攻击性的发火。学会了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
“适应性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赢家做出反应。
孩子学习愤怒的方式有千百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适应各自的童年的特定情形,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行为模式,关联着各种情感和情绪,就像马赛克的色彩一样繁多复杂。
自然型儿童”就象画家调色板上的红、黄、蓝三原色,都具备基本情感。为了适应特殊的情形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或将色调调暗,使其柔和,才利于生存,同时保证了个体的完整性,这就意味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就好比正处在情感和情绪发展期的孩子,他们弱小而无助,需要依赖父母生存,面对强大、苛刻而又固执的父母,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象一场战斗,他们在战斗中无耐、艰辛地活着,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和满意,对父母的行为他们会选择不予争辨,表现为顺从、取悦,而內在的情感和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宣泄,逐渐地适应了这种依赖成长的关系,久而久之形成了“适应型儿童”,并且伴随一生。
这样看来:
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现在的行为跟童年时期的行为出奇的相似,那些強烈却得不到发泄的情绪不可必免的跟随着我们,如影随形。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打破这种依赖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