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这个概念来自于我的老师每天分享的字迹,这个新概念从一出现就一直环绕在我的脑海中。
“人嘛,向死而生是最好的态度。”
我不会胡乱猜测老师写下这样的话语,是在什么样的处境,是经历了怎么样的人生。但是我坚信我的老师会一如既往地豁达,并且持续不断地拓展他人生的厚度。
持续一个月,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同老师一样早一些有这种“向死而生”意识,我会不会有所不同。“向死而生”传递给我的是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直抱有“自己还年轻”,“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活在自己制造的泡沫中,虽然会把自己安排的满满的,但荒废了大把的时光和青春。相比自己给自己设想的未来,有时候难免会走岔路口。
我承认,年轻就是资本,容许我纠正自己的方向。一直以来,都对自己说:年轻的路,走慢一点没事;年轻的时候遇到坎,是一件好事。要学会珍视看见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学会持续不断地学习知识与能力;待在问题时间长一点,更要学会跳出问题看问题。
但是,任何的东西一味地提倡,背后一定会出问题。不可忽视的是时间确实是具有一维性,流走的时光绝不复返。不珍视时间的人,必定受到束缚和惩罚。
最近时间给我的紧迫感不仅在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而且会来自于自己身边爱的老人。《相约星期二》是去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书中的莫力教授将自己的死亡当作最后一门课程,传授给一位有心的学生。老人在书中的许多观点引起我的思考。
“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
“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唯一的办法是不要相信原有文化,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临死之前,先原谅自己,然后原谅别人。”
我们喜欢说“来日方长”,可是当现实无情地打脸的时候,我们追悔莫及,为什么不能时刻提醒自己“来日并不方长”呢?
死,是我们中国人很避讳提及的话题,似乎意味着不吉利和晦气。可是从不敢直视死亡的我们,如何面对漫长又惨淡的人生?
死亡教育的第一课,来自于小学所看过的一本童话《天蓝的彼岸》。许多人都有挚爱的童话书,这本书算是我的挚爱。书中的男孩因为车祸离开了人间,来不及和父母姐姐告别,有许多遗憾和不舍。在前往天蓝色的彼岸之前,他的灵魂回了一趟家,他看见了许多平日里看不见的爱。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有时我害怕没有机会,对待爱的人会花费多一些的精力。但是,我感谢这本书让我可以问心无愧。
死亡教育的第二课,是我外公的离世。外公的离世对我影响很大。虽然小时候相处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外公对我的影响早已深入人心。我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更多地听他说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很多时候,总在安慰自己外公的身体还是硬朗,所以当时似乎“心安理得”地拖延老人的事情,但是当外公离逝变成事实的时候,又懊悔终身。如若我有“来日并不方长”的危机感,或许我更懂珍惜和长辈相处的时光。
“向死而生”的态度,是我今后所需要的,不为追求什么境界,只是为了内心的那份平静。一份关于努力奋斗后无愧于心的平静;一份没有拖延满足了爱的人愿望的平静。
我是一个一直信奉生命的厚度远大于长度的人。我相信“向死而生”的态度会修正我之前走偏的轨迹,让我重回这条我所期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