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奔波看房,颇有感悟。
今天跟公婆一起去帮弟弟看房子。
看了一套大亚湾中心区新华联广场的,均价比周边的楼盘便宜4000左右。
后来看了才发现101平才做了两房,利用率低,户型不好。
除此之外,其它都挺好。大社区,设有公交站,附近有科技园。周边有医院,学校,朝南看花园,安静,周边有公园,还近海。
把相关情况告诉弟弟之后,弟弟觉得可以买,主要又便宜,月供低,首付低。其实弟弟很清楚自己的痛点和需求。往往这种人最后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
但公公嫌户型不好,不好改三房。
于是放弃。
之前看了碧桂园山河城的房子,户型非常好,一百平左右的就可以做三房两厅两卫,干湿分离。两梯三户,南北通透,容积率低,居住舒适度高。社区配套完善,价格也合适。
但是又偏僻。
跟奔着价格去看的惠阳振业城差不多的情况。
于是又放弃。
房价低迷的时候希望更低,楼盘品质好的时候,希望更好……好不容易选个价格合适的,又期望各方面都完美。
“还是不要犹豫,陪我弟看房一年,错过不少,到最后买的比之前的贵还差些了。发觉现在房子的使用率都低了,同样面积小了不少……”一个帮弟弟看了一年房子的邻居如是说。
“惠州房子还会涨,要买趁早了……”一个在惠州本地生活的妈妈建议。
最近我们也面临着换房需求。婚后的四年我们育有俩娃。
所以原来的刚需房(投资房)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居住需求了。
因为现在所住的小区虽然处于中心区,极具投资价值,但存在着一些客观的缺陷,如:花园小配套不完善,孩子没地方玩,临近高铁线噪音严重。
前段时间去看碧桂园翡翠山和泰丰牧马湖看房子,虽然各方面都很满意,但发现现在的房价已经很高了。
记得13年在这边看房买房的时候。当时我们买这套小区的价格完全可以在当地选到居住更舒适,社区环境更好的。
而我们却在几乎没怎么考察和调研的情况下,就闭着眼睛做了这人生重大的买房选择。导致我们现在不得出高价,以原来房价2倍之多的价格来换新房,面临新的经济压力。
那是什么导致了我们面临今天的麻烦和困境?那就是不会作选择!
那面对市场和未知领域,我们如何来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我在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么活》一书的其中一个章节中看到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相传那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故事。柏拉图来问老师,什么是爱情?老苏没有回答,以一个哲人独有的狡黠给柏拉图布置一个任务,看到那片麦田了吗?从里面摘出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次,而且不能回头。
柏拉图第一次走进麦田,他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他摘下了他看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麦穗,然后继续往前走,却沮丧地发现自己越走越失望,前面还有不少更好的,但是他却不能再摘了。走出麦田,苏格拉底告诉他,这种选择叫做“后悔”。
柏拉图第二次走进麦田,他依然发现很多很好的麦穗,但是这一次他吸取教训——前面一定有更好的。他一直向前走,直到发现自己差不多走出了麦田。按照规则,他回不去了,而他刚刚错过了最好的麦穗。柏拉图走出麦田,看到不怀好意的苏格拉底对他笑。这个老头子早就知道自己会这么干,他对随便摘下一个麦穗的柏拉图说,这种选择叫“错过”。
柏拉图第三次走入麦田,这一次他该如何作选择呢?”
古典老师指出,其实柏拉图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面临的选择的问题。
他指出,“面对职业、爱情、机会的诱惑,你往往第一次“后悔”,第二次“错过”,但是你永远不能后退。如果你既不想后悔,又不想错过,那么怎样能够帮助我们作最好的选择?”
把柏拉图先放一边,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假设你是一个公主,有100位王子远道而来向你求亲。每一个王子都带来了一箱彩礼。他们只会与你见一次面,打开他们的箱子,展示丰富的彩礼。而你需要马上回答,是否愿意,否则他们就会离开再也不回来。
假设你这个公主是拜金主义,加上王子都蒙着脸,无法分辨。所以你完全不考虑外貌,你只希望收到最多的礼金,这个情况下,你的决策模式是什么样的?
'和苏格拉底故事类似,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那么很容易陷入后悔模式(就像我现在这样:后悔当初没多看几套,调研下市场!)后面的王子也许更有钱呢?如果你一开始就观察,那么就很容易错过最好的王子!他们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从概率上讲,其实我们有能够计算出下面这个最好的选择策略:你应该把前三分之一的王子作为观察样本,不作任何选择,只是作一个判断,大概的高财富应该是多少?在剩下来的中间,一旦超过这个数值,马上作出选择。
这样的选择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我们生活中的选择也是一样。
面对市场和大量样本,或未知领域给自己一个不作选择、观察的空间和底线,在这个之前,不要作选择和决定,一旦过了这个底线,就大胆地开始选择。这就是最好的“选择”模式。
就比如你要在一个地方买新房,先调研统计一下市场上现在总共有多少套房子开盘,然后列出影响房价和满足你需求的各项要素,如地段,交通,学校,花园配套等等。先给自己一个观察样本的空间。把前面三分之一纯做样本,看以你的心理价位(最高能承担的月供和房价水平)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观察一批样本心里有数之后,一旦出现能满足你的要求或高于你要求的目标房源,你就可以作出选择,往往可以避免让自己后悔。
去旅游景点买东西,你会如何决定你的购买策略?先不要急着在第一时间购买,而是先逛过去,了解一个大概的价钱,在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候才开始购买,这样最不容易被诳到。在股票市场中,高手们很少会在最高抛出,在最低买入,就是因为他们也需要一定的“观察”样本,来保证收益最大的“选择”模式。
所以其实古典老师所列举的案例和提出的选择模式,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并在做重点选择的时候借鉴和学习。
阿甘说:“我妈妈说,生命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会错过些什么……”
但是我们却能用科学的办法尽自己所能,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声明:
本文部分案例和观点参考来源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么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请联系更改。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