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的/碎片出处
- 碎片出处:##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中文版第二部分+LEO总结
- 阅读目的:学习一种记笔记的系统和方法来解决写作的困难
读后收获/感受
- 要点三:阅读理解
- 摘录一:“我建议你用手中的笔阅读,在一个小本子上输入你觉得常见的或可能有用的简短提示;因为这将是把这种港湾印在你的记忆中的最好方法。”——本杰明-富兰克林
- 握笔拿纸阅读
- 卡片法的逻辑原点
- 要有好的作品就要有好的草稿
- 要有好的草稿只需要把一系列的笔记变成连续的文字
- 一连串的笔记也只是滑箱中的笔记重新整理
- 所以卡片法写作的原点就是在阅读中
- 卡片法的逻辑原点
- 滑箱是双向的,一方向一系列笔记会发展成为新的想法和思想;而另一方面你阅读的东西会在你脑中塑造理论、想法、心理模型;这些理论、想法、心理模型会在你的滑箱发展成一系列笔记。滑箱越丰富,你的思维就越丰富。会与你的智力同步发展,成为一个想法的生成器。
- 笔记本身的表述可以单独理解,而嵌入不同语境中也会丰富他们的意义。在滑箱将笔记拟成草稿,实际是与之对话的过程,结果永远是独特的,总会出现无法预料的东西。在前面所有步骤也是如此,阅读笔记也是我们与阅读的文本进行对话,结果也是出人预料的。
- 在我们阅读文本时,提取的观点是有其具体语境的,处理的是特定语境中服务于特点的目的,支持特定论点的观点。还不属于我们理论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时刻准备将它们嵌入到我们思考的新语境中。用不同的文字,尽可能真实地描述原作意思。但如果只复制原文,就只能让自己理解不透彻,导致思路的拼凑,很难形成连贯的思路。
- 文献笔记和书目细节存放在参考系统内,与滑箱分开,但仍要贴近原文语境,但在我们记当的时间也就注意到了滑箱内的行文思路。阅读时总是着眼于滑箱中可能存在的联系。
- 文献笔记记录的情况与我们的理解能力、文本复杂度和理解难度都相关。比较有难度的情况下笔记应比较详尽;比较容易的怀脱兔 下,可能只需写下一些关键词。重要的是能理解意思,并将这些笔记为下一步形成实际的滑箱永久笔记做好准备。
- 对我们最有帮助的是所读文章的框架、理论背景、方法论或视角。
- 对于笔记处理的格式、组织方式应该有统一标准;对于笔记处理也应有明确计划。
- 需要采取某种形式的文献笔记,抓住你对文本的理解,这样你在做滑箱笔记的时候,眼前就会有一些东西。
- 手写有利于理解, 如果决定手写笔记,只需将笔记按字母顺序排列放在同一个地方。然后可以很容易将它们与参考系统中的书目细节进行匹配。无论是手写还是数字,最重要的问题是将想法转移到滑箱中自己的思路中去。
- 保持开放心态,我们应该更多关注那些与我们目前理解、思考不同的论点和事实,但实际上我们更多去寻找支持我们想法的论点和素材 。
- 要避免先入为主,要专注于当前文章思路,集中精力于滑箱内建立的笔记质量,而不是一直在脑袋里想我们已认定的假设。要从以下三点做起:1.分清了任务,专注于理解我们所读的文章2.如实的说明文章内容3.找到关联性,建立联系然后我们再回头看发展了什么想法,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滑箱方式选择阅读和记笔记的唯一标准是某件事物是否对滑箱中讨论内容有所补充。唯 一重要的是 能否关联起来或打开联系。
- 区分相关信息和不相关信息是一项通过实践、练习才能习得的技能。
- 刻意练习培养 使用合适词语以最好方式表达某件事的能力,使用简单但不简化的方式。 能够对问题、论断、信息进行重新构架的能力。
- 学会阅读,使用费曼学习法。
- 学习本身就需要刻意练习。学习需要努力,因为我们必须思考才能理解,我们需要主动检索旧的知识,以说服我们的大脑将其与新的想法联系起来作为线索。
- 利用滑箱工作,并不意味着把信息储存在那里而不是储存在脑子里,即不学习。相反,它能促进真正的、长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