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中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现在由于原生家庭的插手,更是加速了婚姻中爱情消亡的速度。婚前,父母因门第、学历、相貌、工作一再考量着子女的爱情;婚后,原生家庭教育背景和家庭文化的碰撞,父母的无界限感干预,致使新组家庭矛盾频生,特别是在女人生孩子之后的一年半中,这种碰撞会极具加倍。
那爱情呢?能坚持走多久,走多远呢?
身边不乏有新婚不久后就离婚的案例。半年,一年,或者生完孩子之后很短时间,离婚的情形屡见不鲜,反映出来一个普遍共性——原生家庭的过度参与。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这句良言成为了婚后不少人夫人妻颇感顿悟的一句至理名言。
那父母对我们的爱情和婚姻到底影响有多大呢?
首先,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成长背景可以影响到我们对爱情的抉择,以及我们对爱情的认知。父母感情基础好,家庭氛围融洽的家庭,孩子的安全感就普遍较高,这样的孩子在成人后更容易遵照内心追寻更加纯粹的爱情,唯一的缺点是有可能比较单纯,容易被骗受伤害。但即使受伤也依然愿意相信爱情,更易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在童年经历中父母感情不好,家庭生活不幸福的这些孩子,在后来成长中对爱情的信任程度就会出现两个极端,一呢是缺乏父爱母爱,所以会在伴侣身上寻求那份缺失的爱,他们通常会将伴侣捆绑,不给对方留有空间,爱得过于灼灼,但内心却极为不安定,他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和疑虑,生怕到手的幸福随时都会被剥夺而失去;另一种呢就是玩世不恭的对待爱情,爱与不爱,只不过是瞬息变化的事情,完全看自己的心情,他们没有责任、没有负重,只是凭感觉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爱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见原生家庭的幸福指数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
其次,中国父母对孩子恋爱过度关注。人成长是一个过程,从男女性朋友发展到有男女朋友的自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孩子普遍成熟要早,大概从小学高年级就有部分小朋友存在对男女朋友的感知,但还是偏朦胧的;到初高中时期,这份情感已经逐渐发展,直到高中时期,爱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份珍视却又不敢言说的青涩感情。这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在家长眼里却变得异常,他们认为孩子小就谈男女感情就是学坏了,会影响学业种种,因而对孩子明示暗示,意在对孩子“早恋”严防死守,一旦发现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扼杀,这成为了家长朋友面对孩子初高中期间恋爱的常规做法。后来上了大学,家长在这方面放松不少,或者说由于学业压力小了,学校离家远了,家长鞭长莫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是还是会以学业、就业等话题来冲击孩子想谈恋爱的心。就这样,家长给孩子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子里仿佛恋爱就是大逆不道,就是道德败坏,他们未曾为孩子做一个良性的启发和引导,只是棒杀。突然有一天,孩子大学毕业了,工作了,女孩子被逼成了剩女,男孩子成了宅男,家长又急了:“怎么办啊,这么大了你说也不恋爱也不结婚,都急死我了。”于是又开始忙于为他们相亲,然后有房、有车、有票子,高学历、高职位、高样貌,就成为了妈妈团们挑剔未来女婿儿媳的苛刻标准,妈妈们最长说的一句话是“最不济你也要门当户对吧。”是啊,门当户对,妈妈说的没错,因为门当户对会减少很多日后生活中的小摩擦,可是爱呢,爱的地位摆在那里?妈妈们又说了:“爱可以慢慢培养嘛。你看,我和你爸爸那个时候不也是这样吗,一辈子也过得很幸福啊。”妈妈们永远都有理由的。
再有,就是婚后不放手。孩子结婚了,按理说成年人又组成了新家庭,爸爸妈妈可以放手了吧,不——可——能!婆婆需要调教媳妇,岳母担心从小娇生惯养的女儿辛苦,所以依然管的事无巨细。小两口单过的吧还好些,要是跟老人住在一起的矛盾就已经开始隐隐现身了,不过没有孩子矛盾还不至于激化。孩子出生,老人给看孩子的,管得多;老人不给看孩子的,儿女又抱怨。父母管了那么多年,孩子都还没有心理断奶,指望着一朝成为人父人母就立刻成长起来怎么也不现实。管得多的老人就得说了:“我得看孙子(女),他们两个工作忙,再说从小什么都没干过,怎么能看好孩子啊。”然后留下的画面就是老人看着孩子忙忙叨叨,儿女饭后玩着手机优哉游哉,这样的儿女什么时候能断奶,又怎么能长大?父母管得多了,自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想放手,儿女的事情要管,孙儿(女)的事情也要管,媳妇和婆婆就容易在管教孩子上出现矛盾,媳妇想争取家庭生活的主动权,可是老人不放手啊,再说媳妇现在的生活都还依附于老人,不付出辛劳只想争取利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
常有人规劝老人:“孩子这么大了,该放手就放手吧,老年人也要有老年人自己的生活啊!”我没有诋毁任何人的意思,但社会现象是很多老年人其实没有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他们一辈子只会为他人付出,没有为自己考虑。所以他们现在的兴趣就是帮儿女看孩子,当儿女的孩子长大成人,那时候他们的孤独感才会更深切。可是不管老人只管自己兴趣的老人呢,在儿女需要他们的时候没有为儿女分担重担,儿女一样会认为老人自私自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一部分老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没有适当的放手,他们没有让孩子学会过早地独立,也没有为自己预留时间让自己去学习去充电去维护爱好与兴趣。所以这样的抚养模式还会反复很长一段时间,在无数家庭中复制黏贴,长到大多数父母能够意识到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到那个时候孩子才会在长大收获更多的幸福,收获更纯粹的爱情,重塑更美满的新生家庭。
家庭的序位排列中,夫妻关系应该优先于亲子关系,而孩子,终归是与我们渐行渐远……
墨语诺言—文章健身房—潇湘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