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开始看《资治通鉴》,有关孝惠皇帝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说惠帝凌晨外出打猎,赵王年纪小,没有早起同去,吕太后就派人送毒酒给赵王,等惠帝回宫,赵王已经死了。而吕后让千古世人所知的,把当初的情敌戚夫人手、脚都砍了,眼珠挖掉,耳朵熏聋,喝哑药,让她待在厕所,做成“人彘”,还让惠帝去看。惠帝看了以后,问了才知道是戚夫人,大哭,自此患病,一年多不能起身。惠帝还派人对吕后说“这种事不是人做的,我虽是您儿子,到底不能治理天下”。从此自暴自弃,每日饮酒纵情享乐,不理朝政。
司马光对此的评论提到:做儿女的,见父母有过失可以劝谏;父母不听,可以跟着痛哭。哪有继承了汉高祖伟业的天下君主,因为不忍心于母亲的残酷,便弃国家于不顾,纵情酒色自伤身体的道理?像汉惠帝这样,只是固执于小的仁爱而不知大义。
关于“笃于小仁而未知大义”,个人认为其实有很多种解读。
比如教育子女方面,心疼孩子一时辛苦,不忍让其受苦受累,如果真的完全奉行“孩子的天性”,或者“快乐的童年”,有可能将来孩子不会有出息。
同样,在帮助他人甚至做慈善方面,也有类似的延伸。如果只是囿于眼前的困难,一味地同情或者爱心泛滥,有可能被帮助的人没有把压力和危机转化为成长的机会,下一次还是得靠他人帮扶。
另外,这个故事也让人联想到边界感的方面。作为古代的帝王,家国天下不可分。而今天,一般我们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能因为私人感情上的大起落,而影响现实工作其他方面,这也算是一个解读。
读史使人明智。今年会继续在阅读和写作上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