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原因及应对方法

肠鸣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肠鸣就是肠道在蠕动时,其内部的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根装满半管水和半管空气的软水管,当您晃动水管时,里面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我们的肠道就是这个“软水管”。

· 生理基础: 我们的肠道总是在不停地蠕动(一种波浪式的收缩运动),这是为了混合、搅拌和推进食物残渣。
· 声音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吞咽下的空气、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以及消化液和食物残渣,会因为肠道的挤压和移动而发出声音。
· 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声音比较微弱,需要用听诊器贴在腹部才能听到。但在某些时候,它会变得响亮,我们自己都能听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肚子咕咕叫”。


什么时候的肠鸣是正常的,不要紧?

以下几种情况下的肠鸣是完全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要紧:

  1. 饥饿时: 胃里排空后,会分泌激素刺激大脑产生饥饿感,同时也会引发肠道的蠕动,发出“咕咕”声,提醒您该吃饭了。
  2. 饭后不久: 进食后,胃肠道开始加速工作,分泌消化液、蠕动来消化食物,这个过程会产生明显的肠鸣音。
  3. 吃了特定食物后:
    · 产气食物: 如豆类、红薯、洋葱、卷心菜等。
    · 富含纤维的食物: 如粗粮、蔬菜、水果。
    · 乳糖不耐受: 喝了牛奶或吃了奶制品后,因为无法完全消化乳糖而导致产气增多。
    · 碳酸饮料: 直接引入了大量气体。
  4. 情绪紧张或焦虑时: 情绪会影响自主神经,进而影响胃肠功能,导致蠕动加快,肠鸣音亢进。

什么时候的肠鸣需要警惕,可能“要紧”?

虽然大多数肠鸣无害,但如果伴随以下症状出现,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需要引起重视:

  1. 肠鸣音异常活跃,伴有腹痛、腹胀、腹泻、排气多:
    · 可能原因: 肠易激综合征(IBS)、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
    · 特点: 肠鸣音持续且响亮,与腹部不适症状密切相关。
  2. 肠鸣音亢进,声音高亢(像金属撞击声或气过水声),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甚至停止排气排便:
    · 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情况! 可能预示着机械性肠梗阻。肠道被肿瘤、粘连、疝气等堵住了,肠道为了克服阻力会剧烈蠕动,产生高调肠鸣音。这种情况属于急症,必须立即就医。
  3. 肠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听诊器听几分钟都听不到):
    · 可能原因: 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电解质紊乱等。这表示肠道蠕动功能严重受损或瘫痪,同样需要紧急医疗处理。
  4. 伴有其他“报警”症状:
    · 便血、黑便
    ·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贫血
    · 持续发烧
    · 腹部有包块

总的来说:

· 单纯的、偶尔的、无其他不适的肠鸣 —— 完全正常,不要紧。
· 频繁的、响亮的、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的肠鸣 —— 建议去看医生(消化内科),排查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问题。
· 肠鸣音异常高亢或消失,并伴有剧烈腹痛、呕吐、不排气不排便 —— 这是急症信号,请立即去急诊!

您可以尝试的自我调节方法:

  1. 调整饮食: 记录饮食日记,找出并避免让你产气增多的食物。细嚼慢咽,减少吞气。
  2. 管理情绪: 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3.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