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啃骨头的猫咪
丁酉年元月初一,很多信佛的家庭都会到佛院进香祈福。如果是在北京,潭柘寺、雍和宫和八大处是必去的三个拜菩萨的好地方,再加上从初一到初五的庙会,更是添了许多热闹。
我这是第二次在北京过年。一是老家实在太冷不愿意回去,二是家人都在北京,妈在哪家就在哪。所以在哪过年也就无所谓了。不过初一去上香拜佛逛庙会,还是第一次。
一到过年,北京的公交车上都没什么人,两车道的路也都不在拥堵,感觉整个北京城都是空荡荡的。
不过,这真是错觉。你要是去各大佛寺和庙会,依然人潮涌动,车来车往。
初一去上香,按老理儿应该是越早越好,据说很多人凌晨四点就去雍和宫排队等候上新年第一柱香。不过我是真起不来的。一年早起三百六十四天,唯有初一这一天我是一定要赖床的。不管我妈怎么哄怎么喊,一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赖在床上非要等日上三竿才爬出被窝。
所以拖拖拉拉只能到下午才出门。我妈说,你这去上香祈福菩萨是要怪罪的。
我没说话,嘟囔了一句:菩萨哪有时间怪罪我,你们一天到晚烦他,估计他还没醒呢。
坐上公交车,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程,在快进山的时候足足又堵了一个小时。最后无奈,只能下车步行两站地走到门口。我妈在路边买了香烛。
我妈信佛。每逢初一十五都会给我们家供奉的那尊菩萨上香,这次初一到八大处上香,更是逢佛必拜,几乎在每个佛像面前都鞠躬上香许愿祈福了。
我妈让我抱着香烛,跟我说:你也去许个愿啊。
我说:许什么愿?
我妈说:许愿赶紧找个好对象嫁出去。
我嘿嘿笑着说:还是你去许吧,这是你的愿望可不是我的。我这心不诚,菩萨听不到。
我妈白了我一眼,严肃的说:在这种地方别瞎说!菩萨都是能听到的。
我给乐了,说:那正好,我不拜他也一样能听到。
我妈絮絮叨叨的拿了三只香,面对着观音菩萨,把香举国头顶,虔诚的鞠了三躬,把香放到了了香案上。之后就被工作人员拿起来扔进了焚烧炉,那里面已经烧了很多香灰。我站在下风口,被烟熏的想流眼泪,赶紧换了一个地方。
我妈一路上香一路拜一路祈福。我也没问她到底许了什么愿望,总归就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之类。对了,还有求菩萨保佑有个好姻缘。
我看来上香祈福的人,男女老幼都有,有的是一家老小全都来了。
当然,每个人来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孩子们大多都是来玩,对于拜佛祈福这件事他们应该是最不关心的,他们对于庙会上的好吃的好玩的,更感兴趣。
年轻人可能有像我这种根本就不信鬼神,纯粹陪家人来的,更多的时候我对看拜佛的人比看那些不见喜怒的菩萨更感兴趣。
还有很多年轻人可能也不信佛,但既然来了,拜拜也无妨,万一菩萨开眼心愿达成也不失为一桩美事。但我向来看重"尽人事,听天命”,前者还是占了更大的比例。
中老人年来拜佛的可能会更多吧。人活着总的有信仰,活了半辈子,经历了很多风雨,虽说世事无常,但总得找个精神寄托,我妈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这都是命啊。
我以前常常不屑甚至去反驳她,然后会用一大堆所谓的科学道理说服她,不过现在我倒是不甚在意了。她把她所有的不顺和灾祸都归为命不好,命苦。她总跟我叨念,我命不好,反正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还好你命好,我找大师都给你算过了,你以后肯定大富大贵。
我以前总是会嘲讽她几句,说几句让她不高兴的话,现在我总是安慰她说:我可是你闺女,我命好,你就指着你好命的闺女享福吧。我妈就在那笑。
说起拜佛,像我这种无神论者每次去潭柘寺、雍和宫这些地方,总是抱着去参观历史建筑去的。第一次去雍和宫的时候,转完一圈我唯一的感想是:雍亲王的府邸怎么这么小,怪不得当初府里的女人们要明争暗斗呢,这么大点地儿,住好几个女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能不打架吗?
去潭柘寺的时候,看着通行的朋友虔诚的祈祷,我站在菩萨殿外,眼尖的看到门框上的红漆掉了一小块,然后我就手欠的抠啊抠啊,终于扣下了一大块。正好朋友出来,我拉着她赶紧走了。
至于我去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唯一会注意的是,要随时保持妆容和仪态万千,以免误入别人的镜头毁了形象。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