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10岁,大部分时候我们是相亲相爱的母女。但有几件事情,我总是在批评她。
第一件是练乐器。
小朋友进了学校乐团,学的是双簧管。乐器价格不菲。老师上门上课300元一节。
每次上完课,我就开始催她。快练练吧,300元一节课,你得练上三个小时,才对得起这么多钱呀。
但是我家娃儿不动如山,甚至越催越反感。
这件事简直成为我俩的阻碍,一说就不开心。
我心里也忧虑,花这么多钱,还不练习,干脆别学了呀。
催多了,忍不住就和孩子说了这话。
孩子既不愿意放弃,也不愿意练习。
我的忧虑简直达到顶峰,甚至担心她被退团。
结果昨天收到老师通知,小朋友顺利通过测试,进入了A团。同年级的另外两个小朋友只是A团预备,我家是正式。
哇!!!我呆住了,所以是我多虑了,一切的剧情都是我自己脑补的,我家娃儿其实好着呢。
第二件是电话手表。
初入学,在我压制之下,小朋友被迫选了一个入门级电话手表。
到了四年级,她无论如何要换最好的。我一看,小天才Z9,价格1999元。
天哪,这都可以买个手机了。
我想拖一拖,但是孩子自己攒了一点钱,哄了她爸爸买了。
买完以后,我每看到她乱放就批评她不珍惜。
最严重的就是这次,我们下水游玩,她居然戴手表下水了。我心疼得不行,她轻描淡写,这手表防水的。
防水就可以这么糟蹋吗?泡这么久怎么行?
结果出来后,手表居然真的没问题。
好好好,又是我多操心了。
第三件事是浪费。
吃不完的饭菜,用不完的作业本,写不完的中性笔。。。。。。
每每看到,我总忍不住念叨。有多少用多少,别这么浪费。
最近爱上了小马宝莉的卡,所有零花钱都用来买卡了,文具也没钱买了,浪费也少了。
一直到今天,这些事情都连起来,我突然发现都是我的问题。
在我成长过程中,总有人告诉我:
过去的日子多么苦,你的生活来之不易,你一定要珍惜。
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家里的金钱投入。
家里并不容易,供养你读书不容易,别的要求不要提。
我的内心被种下了种子:
生活是匮乏的,金钱是匮乏的,不能想要什么有什么。
我是不值得不配得的,我必须为了钱而努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不努力,以后就吃苦。
所以我看不惯,看不惯我女儿轻松得到了最好的。看不惯她没有按照我的标准去对待金钱。看不惯她敞开追逐自己喜欢的。
而这一次次的争执摩擦,还有现实的结果,都是在告诉我。
收起你的担忧,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吧。
孩子们的生长环境和我们不一样。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限制性思维去束缚她呢?
不如放下自己的偏执,向孩子学习,去做自己喜欢的,去浪费一些金钱,去接触那些新事物。
生活不需要行走在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上。人生是一片旷野,对孩子是,对大人也是这样。
感恩我的孩子,终于让我明白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