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这座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租房成了大多数人解决居住问题的必要选择。通常来说,很多写字楼都集中在市区繁华地段,与此同时,繁华也意味着中心区附近的房源租金比关外高得多,往往有2—3倍的差距。
很多来到深圳的年轻人都会选择住在关外,一般房租加水电一千多一点就可以完全搞定,不仅可以省下不少房租,还可以住得舒适宽敞。如果居住要求稍微低一点,1000元以下也是可以解决居住问题的。
相比之下,市区的房价就不是一般人愿意接受的,同样的房子,关外1000元左右可以租下,在繁华地段,就可能要2500-4000元了,房租高得占据了很多人收入的一大半,而且还是与人合租。
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工薪层选择在关外租房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反而,很多人会觉得那些花高价格租小空间合租房的人简直就是“傻冒”,花钱不讨好。
所以,每当有同事或朋友得知我住得离公司近,还是在市中心小区的时候,都会投来异样惊讶的眼光。要么觉得我特有钱,要么觉得我是傻缺。当发现我不是“有钱人”的时候,还有人会以自己的“过来经验”充当“好心人”,劝我别住那么贵的房子,就应该和他们一样,搬到偏远的关外,把省下来的钱存起来。
我不止一次两次遇到这样“好心人”的教导了。但我宁可当他们眼中的“异类”,也不愿意把一天中的三四个小时花在路途中。对于我来说,那才叫“最大的浪费。”
为什么我宁可选择花更多的钱也要住在公司附近?难道我真到傻到算不清成本了吗?
其实我很认真的算过这笔账。假如我住在关外,去公司单程1小时已经算是近的,每个月房租1300元,水电物业300左右,再加上地铁公交费用300元。总计花费金额1900元左右,消耗时间每天2小时,总计60小时。
第二,如果我住在公司附近,离公司步行15分钟,骑自行车8分钟。就我目前而言,每个月房租1900元,加上服务费、水电费等400元左右。总计花费金额2200元左右,消耗时间15小时。
这样算下来,住在关外每个月能够省下400元左右,同时也多花了45个小时。如果按照一个人8000元的月薪计算,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能赚260元左右,400元只需要13个小时就能赚回。而45小时,至少也能多赚1400元左右。
也就是说,省下的那400元,远远不能与那60个小时的价值相提并论。
或许,有人会觉得,反正那60个小时也是在工作之外,也没有给自己带来经济收益。
虽然,那些时间短期内不会给我们直接带来收入的提升。但如果合理利用,用在学习和投资自己身上。日积月累,假以时日,它会在未来的某天加倍的回报自己。
几百块钱的价值就摆在那里,即使存在银行、余额宝,它也无法实现价值的加倍增速。而时间是无价的,合理利用时间,就能用时间创造无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