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薄荷
或许,一个人每天的幸福时刻不能太多,否则,容易被关在肥皂泡里。
然而,总是会有那么一刻,让自己沉醉,甚至停止呼吸,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我的这一刻——存在于打开米盒,闭着眼,像小狗一样把鼻子凑近,变成一个巨大的嗅觉细胞,贪婪地吸收米香的时候。
无法形容那是一种怎样的香味,只能说闻到米香,本能的食欲毫不设防、条件反射般地全部打开,恨不能一口吞下那些生米。
其实,胃口一直不太好,肉禽蛋水产海鲜蔬菜等,都不能唤醒我的食欲,偶尔拣一两筷子。煮熟的米饭最多也是一小碗。
唯有闻到米香时,会感觉到迫切的饥饿,甚至得控制不断分泌的口水。
看见大米,不一定能闻到米香。超市里什么泰国香米、东北长粒香、五常大米、阳光大米……晶莹剔透,似雪白,似珍珠可爱,却都没有香味。我认真闻过的。
只有农家打出来的新米才有浓郁的香味,才会让你恨不能做一只米虫子,扭动着柔软的身体在雪白天堂里翻滚。
所以,每年秋天,拜托父母在老家帮我买刚出来的新米,又不辞辛劳地托人带到几百公里以外。
说起我的老家,你可不要以为我在吹牛,必须自豪一下,它是历史悠久的贡米之乡。
“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据史志记载,原为古奉国县城遗址。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公元509年)在此设置白马义阳郡。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撤县,改为奉谷乡,清代为重锦乡,建国后为老观乡。
老观镇山清水秀,生态条件良好,独特自然环境孕育的稻米以粒大、饱满、色泽好、口感佳而成为历代宫廷的贡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以上是在百度里查到的。很惭愧,记不住历史。
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家里的米饭,每顿吃两大碗。香香的老观大米,通过强有力的消化系统,升华为弹性十足的肉嘎嘎挂在脸上和身上,以至于有人略带亲切的叫我“胖二梅”。
那时候的我,从不生病。走路也像谷叶上肥壮的蚱蜢似的,蹦蹦跳跳,有时还飞起来。
一次放学归家,见没人,就偷偷溜到楼梯转角空地的米缸处。
米缸约有九十厘米高,土陶制,肚圆,开口略紧,上面盖着一个竹制的斗笠。
掀开斗笠,米香扑面而来,只有半缸新米。小小的我踮起脚尖,弯下腰,双手插进大米深处,抓起又洒下,抓起又洒下;或者铺平米面,在上面画大字。玩了很久,越来越投入,整个头都塞进米缸里,双脚离地。终于栽了进去。
自己出不来,大声喊人,恰巧妈妈进屋听到从米缸里发出的瓮瓮声。循声看到两只小脚在空中乱蹬,连忙把我抱出来。
鼻孔里塞满了大米,眼泪上也沾着米。妈妈好气又好笑地怕打我的屁股,“让你烦,让你烦!”
你以为后来我就不去米缸了吗?害怕了吗?有阴影吗?
怎么可能?我可不是那种知错能改的乖小孩。
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还是偷偷地去爬米缸。掀开斗笠,启动敏锐的感赏细胞,就要闻这世上最美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