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引起思考,不能养成一种智力活动习惯的书,其实就是在将你的思考和品位拉向平庸。
01
记得有一次跟一个同学聊天。
我问他身边有没有非常欣赏或者崇拜的人,谈话或者闲聊间就能受到启发,学到东西?
他说没有,并问我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说有,但不多,不过我还有一个简单的途径,那就是读书。
你会认为那些经过时间、空间检验的大文豪大作家不如你身边的人更能带给你启发吗?
从权威统计那里,我们知道中国人的阅读量是非常低的,平均每年在几本左右。
公交车上、马路上、地铁中,甚至等红绿灯的间隙,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低头看手机的人群。
好多为了一份情怀而开设的24小时书店,也都在经历过短暂的黎明之后纷纷走向了黑暗,淹没在了手机、网络的袭击下。
白岩松说,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不吃饭活不下去,那对于我们的精神来说,不读书难道不是跟不吃饭一样活不下去吗?
读书原本跟吃饭一样,是一件自发、自然的事情,可是现在却需要号召、甚至需要强制才有人勉强去读。
因此呼吁全民读书的一系列活动开展起来,类似《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读书与不读书,过得是不一样的人生》等等之类的热文。
有些名人在地铁上放书,以及各种读书会的兴起都来倡导、促使大家去读书。
于是很多人想去读书,却不知道要读什么样的书,更倾向于向别人求推荐。
其实一个到处向别人求推荐的人,大概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
而一个不清楚自己喜好的人,不容易找到好书。
读起书来往往更多的是追求讯息,消遣、娱乐,读完之后心灵可能一时的得到放松,但很难充实,还是会陷入空虚中去。
因为他没有鉴别书的眼光,就很难从书中获取珍贵的营养。
从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基本上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层级。
一个喜欢在阅读中与古今伟大作家、学者沟通、交谈的人,和一个只爱读明星趣事、小资情节、消遣讯息、功利性刊物的人自然有着不一样的内心世界。
对于品位,我比较喜欢周国平的解释,他说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在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于活泼的状态。
好书都能发挥这种启迪作用,而不只是向你提供信息或者消遣。
一个人的品位会引领他找到好书。
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就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位。
02
人们经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即读书多了容颜自然美好,气质自然高雅。
可是你往往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你读的是什么样的书。
并非所有的书都能带来气质的升华,好书才有此功能;
也并非所有的人看好书都有修颜的功能,最重要的在于这个人的品位和精神品级,与好书产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一个人所读的书体现了他的品位;
一个对自己有要求,有独立思考的人必定知道什么样的书是最适合他的,哪些作家的气质与他最接近。
他可以钟情于一类书,但不会局限于一类书,他的品位总能带他找到好书,他读的好书又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品位。
相反,一个人自身没有良好的品位和审美观,他很难找到好书。
即使有别人的推荐他去读了,他往往也不容易读进去,或者即使勉强读完了,也绝不会有很大的收获。
或许会把这种读不懂误认为是作者的深奥,其实只是气质不一,灵犀不通而已。
余秋雨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中对文化做过一个比较精确凝练的定义。
他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即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不是别的,而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而书则是文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在读那些没多少价值,只是迎合市场需要的书,那么可想而知,我们社会的集体人格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更多的人读经典,读那些见证了历史变迁,承载了文明品质的好书,
我们将会从中体验到一种深刻的厚重,一种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体悟。
这些都将充盈在你灵魂深处,提高着你的品位,塑造着你的人格,这样的集体人格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读书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好书可以一读再读,而且必定是一读再读。
歌手李健的气质里便隐藏着读书的习惯,他说其实他读书不多,但喜欢反复阅读同一本书,尤其是经典作品。
如今各种出版物浩如烟海,现代人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你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检验哪些书是好是坏。
那些摆在机场书店、火车站书店以及网店里的五花八门的畅销书,多数看了会让人失望。
一个真正喜欢阅读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对他来说书非好而不能读也。
好书的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人性伟大而高贵的人。
跟随这样的人走,跟这样的人交流,受这样的人提点,你才会得到启迪,取得进步。
03
在好书面前,你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本书。
更是一个丰富深刻、伟大渊博的人,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
凡是好书,提供给你的都是多方面的享受。
不管是好的心理学、经济学、文学或者哲学著作,你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单学科的知识,而是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的精神享受。
虽然书中很多的片段你读过以后就会忘,但是你仍然记得阅读时的那份感受、那个独一无二的阅读节奏、氛围以及由此总结的阅读体系。
它无形中已经增加了塑造你的元素,而所有的这些体会和享受是碎片式、消遣类、功利性阅读无法给予的。
有些好的心理学或者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哲学思想甚至比专门的哲学著作更加深刻有趣,很多伟大的作者身兼多重身份。
例如金庸,既是武侠小说作家、又是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等,其研究涉及法律、历史和佛学等诸多领域。
因此,金庸小说中,你体会到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情节,语言魅力,更是整体精神性的统一。
饱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既有诗经、周易、佛学等,又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让人捧腹的幽默。
这些经典都是值得反复回味的,远不是市面的一些层次低的畅销书所能媲美的。
读坏书,不但没有多少收获,损害还不小。
因为一个人平日里所读的书,会形成一种跟作者相似的韵律,你的行为方式中不自觉地就会显露出来。
拿写作来说,写作的时候便会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的节奏韵律,因此,读书的好坏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写作的好坏。
记得一个自媒体作者说过,他当年喜欢一个女孩子,但当看到女孩的书架的时候,他果断地放弃了追求她。
因为一个人所读的书,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女孩书架上的书已经暴露了她的品位。
《挪威的森林》里,永泽有个的言论,他宣称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
他认为读的东西和别人雷同,思考方式也只能和别人雷同。
此话虽然有点自大,但是不无道理,雷同让人走向平庸。
不能引起思考,不能养成一种智力活动习惯的书,其实就是在将你的思考和品位拉向平庸。
世界上的书是读不完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只读好书。
好书读的次数越多,你会越觉得有趣的部分层出不穷。
读好书,才能完善你的人格,读好书,才能提高你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