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坚固型思维、应该型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是远的思维。而所谓近的思维,都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情境下,会不断发生变化。如同正念般强调当下,强调此时此刻。
怎样才能掌握近的思维方式呢?有三条原则:
一是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只用动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它有点像镜头语言,电影里导演不会告诉观众他是怎么想的或角色是怎么想的,他只会如实呈现演员的表情动作和对话,让观众自己感受。去感受很近,很鲜活的东西。
评价性语言已经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想法对信息进行了封装和加工信息,一旦被评价性的语言封装起来,就有了确定的模样,这个确定的模样会代替本来发生的事,这样我们曾经看到的东西就很难在头脑中留下痕迹。
二是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一个人的提问方式反映了这个人的思维方式。抽象概括化的思维方式本身就是问题。
三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大部分人希望先看到才能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到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动力。
心理学领域有个著名的疗法叫“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就是一个人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只把它当做生存的常态。专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种曲线救国的改变方式,最大好处就是防止我们只看问题,本身忘了问题以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接纳自我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