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写好读后感

      结合以往教《写读后感》的经验教训,这次习作我分五步来教,教学效果比较好。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弄清何谓“读后感”。我们上课的重点应该放在“读后感”三个字。通过言语片段、回顾所学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等谈谈你的理解,最后总结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读后感基本上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上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必须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特别需要强调“读后感、读后感”重点在于感。何谓“感”?文章内容不是“感”,文章人物语言、行为不是“感”,故事情节不是“感”,文章揭示的道理更不是你的“感”,那是作者的“感”,以此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是你读完之后最真实的“感受”,这就是读后感。“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第二步:挖掘“感点”。在写读后感之前的活动是阅读,那阅读活动中有没有令你思绪万千的点呢?有没有令你感动或愤怒,让你情绪波动起伏的人物或情节呢?这是一个帮助学生搜罗记忆、提取信息的过程,当学生选定篇章之后便面临下一个问题:如何提炼和表达感点呢?提炼感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作品的主题中心 、重要情节、人物的精神品质、 闪光的语言句子等。如何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才能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呢?这里我想我们需要特别给学生强调“引”要围绕着你的感点有的放矢的“引”:材料精短的,可全引;材料长的,可摘录关键词或简单概括。无论哪种方式的引用,重点都是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第三步:分析议论引出“读”的内容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对“读”进行一番评析,即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既可以就事论事的分析、评论,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有个别到一般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学生选择的是寓意很深的材料,那就更需要深入挖掘,再水到渠成的亮出自己的观点了。这里我们需要特别强调学生在亮观点时切不可太散,一定得有一个中心论点贯穿其中,那这个表示中心论点的句子可以位于句首、句中。

第四步:过渡句联系生活写感照顾。如果单单是就事论事,难免显得空洞、肤浅、乏味,且感受也无法层层递进给人一种震撼之感,因此,需要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来谈,既可以由此及彼的联系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生活中相反的例子;既可以大处着眼,也可以小处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时需要注意与中心论点相契合。用上过渡句引出生活实际比较自然,又能让文章结构紧凑。

第五步:总结升华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富有真情实感,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
    AK紫凝阅读 11,376评论 5 153
  • 写好读后感,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对写作大有好处。书读的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得心应...
    输予空欢阅读 4,796评论 0 9
  • 我们阅读的时候或者是看电影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和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或者叫观后感。我们写读后感和观...
    素袖添香阅读 3,237评论 0 2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李老师的话要听阅读 4,758评论 0 6
  • 所谓读后感,当然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甚至是几句名言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从中得到的启示,也是读书笔记的...
    在水一方吴静阅读 5,289评论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