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哲学心理学,自然喜欢《西西弗斯的神话》这样的探讨,如果人生皆苦,也可以苦中作乐,一遍一遍的日复一日的推着石头也能快乐。
所以会把人生比喻成为“负重前行”,形象的画面是“背着大山踉跄着前进”,大山预示着上学、打工、买房养老养育下一代,这也可能也预示着中年危机的心理状态吧。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每个人对人生的“隐喻”是不一样的,有人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也有人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有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升级打怪”、“唐僧取经”、“刘姥姥逛大观园”、“人生就是奋斗”、“人生就是奉献”、“人生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人生就是战胜自卑和超越”...
人生的假设不一样,人生的活法就不一样,这样就导致了不同的选择、不同价值观、不同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导致了人群的多种多样。
假设是什么?
假设是隐喻,假设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限制性思维,是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问题来了,如果人生不是背着大山在前进,那么还能是什么样的假设呢?
大山变成什么你会开心,对于我来说,当然是变成“热气球”了,这样不是我被大山压的喘不过气,而是热气球带我飞,我心旷神怡的在天空中飞行呀。
而假设和隐喻一变,世界也就“境随心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