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连看了《西藏生死书》,《正见》,《观呼吸》三本书,都是和修禅,佛学有些关系的书,看什么书其实都是缘分,先是看《西藏生死书》,这本书其实我早就买了,但是没看完,觉得和佛学太关联,就随手放在书架上了,这次又看到这本书的推荐,于是又翻出来,这次看确实和以前不一样,理解的内容多一些,因此陆陆续续就看,看了之后心中又生起许多的疑惑,因此又买了相关的《正见》《观呼吸》这两本,交叉着看,差不多都翻看完了。
佛学相关的内容是深奥的,是另一套世界观,我还无法全部理解,只是理解并吸收了和之前我的世界观中共同的一些东西,也让我对佛学之前的误解慢慢消除了。我的两个姨是信佛的,用我们老家的话就是信观音菩萨,会有供奉以及进庙里烧香拜佛的习惯。我其实不清楚她们的理解和观点,因为从来没和她们谈起过这个,对于我们一路上学走来,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那些好像都是遥不可及,也不想去了解的东西,当然我也没有对她们的选择有什么不好的看法,想着只是信仰不同而已。
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对于佛教这样的词汇以及观点有很多的理解的偏差,其实是并不了解,佛学到底是什么?信佛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不了解也就无法判断对错,所以任何的评价也就都是没有根据的误判。我之前听过万维钢老师的佛学为什么是真的,还有最近看的这些书,可能对佛教或者说佛学有了一点点的认识,让我觉得我原来对它有很多的误解,我想有机会我会多去了解一些。在我看来,它的很多观点其实和我们了解的哲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理念是一致的。
对我来说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勇敢活在现在,佛学中的坐禅就是抛开思维的束缚,感受现在,感受一呼一吸,感受意识的一生一灭,摆脱过去未来的束缚,深深的进入当下,感受当下,通过这样的持续的练习,让心静下来,能够看透意识的无常,世界的无常,渐渐的从思维意识的幻想中解脱出来。其实这一点在之前看的书《当下的力量》中也有很多的解读,通过练习冥想也是这样的一个作用,在静坐的过程中,让生起的意识自由的离开,不要执着,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上,看透意识的生灭,从而对于生起的各种情绪就不会执着,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要执着。在这一点上,很多书讲的都是想通的,可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点,我自己也尝试练习静坐(或者叫冥想和坐禅),感受意识的生起和消亡,放下执着。
二是学着不抗拒,这一点在练习冥想的时候也会有体会,当我们想到一些痛苦的事情,碰到一些苦难的时候,我们本能的就会去逃避,或者是抗拒,不想进一步的接触,不想进一步的了解。这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困扰,因为你逃避的这些想法总会在不经意间回到你的意识中来,拓展新项目碰到困难,工作中合作的不太愉快,心中就会难受,焦虑,害怕等。而当我们选择不抗拒的时候,这些情绪就会延展开来,这些情绪就会消亡,剩下的就是想办法去解决,而不再有情绪的困扰。抗拒是焦虑害怕的源头,越是抗拒,情绪越是紧张。
还有一点就是看透这世间的幻想,这一点上我只是有一点点的体会,对于现在发生的事情,对于人类现在的发展,都是一种幻想,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幻想,人们在这个幻想场景中度过一生,出生富豪,白手起家,平民老百姓,乞丐流浪汉,都是在过这一世而已,这看起来是悲观主义,劝诫人们不思进取,天天睡懒觉坐禅。其实不是的,这是让你看透这幻想,获得内心的平静。这个世界不会改变,人们对于幻想的追求也不会改变,人类创造的这个文明也会持续,我们看透这幻想并不是说要逃离这个世界,去深山老林里生活,我们依然会在这个幻想世界里,依然会努力,会通过不抗拒接受现在,看透这幻想,心生慈悲,内心平和,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我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学习,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佛学的智慧,平和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有机会适当练习冥想,关注当前,放下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