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以问代答”这种极其实用的心理咨询技术,以确保在交流中变被动为主动;复习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技术之“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和引导”。(2)为什么说害怕是基本情绪,而恐惧是复合情绪?(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李克富
老师文中提到的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技术之“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和引导”,这些知识点在考心理咨询师证时学过,后来听老师心理咨询实操课对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也有了清晰的了解,并在实操中尝试运用,而对于老师文中提到的“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这些知识点弄的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一头雾水。
老师文中还说:“这不是小瞧您,如果您是在2012年后才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您所学的教材,有关情绪理论的部分已经被删除了!”
我就是2012年以后才考的证,听老师的话赶紧学习恶补吧。[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第432-439页)]
情绪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是心理学中主张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的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况和认知过 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它包括: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4)西米诺夫的情绪认知一信息理论;(5)扬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绪不协调理论。
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是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 R. 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如果是“有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接近刺激物;如果是“有害”: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并企图躲避刺激物;如果是“无关”:人们就予以忽视。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景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如恐惧及逃避、愤怒及攻击等)。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将兴奋发送到血管和内脏,所产生的变化使其获得感觉。
这种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是由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实验证明,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这个结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事实上,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期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才产生了某种情绪体验。 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这个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认知,通过认知比较器把当前的现实刺激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过去经验进行比较,当知觉分析与认知加工间出现不匹配时,认知比较器产生信息,动员一系列的生化和神经机制,释放化学物质,改变脑的神经激活状态,使身体适应当前情境的要求,这时情绪就被唤醒了。
这个工作系统包括三个亚系统: 第一个亚系统:对来自环境的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 第二个亚系统: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包括过去、现在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三个亚系统:现实情景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间的比较系统,称为认知比较器,它带有庞大的生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
情绪的分类
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其中基本情绪又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1.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basic emotion)和复合情绪(complex emotion)。
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复合情绪是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普拉切克(Plutchik,2003)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8 种基本情绪。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可以根据强度上的变化而细分,例如,强度高的愤怒是狂怒,强度很低的愤怒可能是生气。
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基本情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情绪(position emotion);另一类是消极情绪(negative emotion)。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而消极情绪是与回避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
(1)积极情绪。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当事情进展得顺利时的那种好的感受。另一些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因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产生的感受。还有人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孟昭兰,1989)。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兴趣、满足和爱(love)等。一般认为,积极情绪有三个重要的适应功能,即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弗瑞迪克森(Fredrickson,1998)认为,积极情绪能拓宽注意范围、提高行动效能,有助于机体获得身体、智力和社会资源。积极情绪还能明显影响到思维过程,促进高效率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积极情绪对认知有组织功能。积极情绪还对人的社会行为有积极作用,如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等。(2)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是有益的。如在适度的焦虑情绪下,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张力增加,思考能力亢进,反应速度加快,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相反,过于强烈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则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它能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如推理、辨别,使人的认识范围缩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制力降低;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并使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如果消极情绪长期存在,而个人的心理适应力又差,不能及时疏导、缓解,还会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
害怕(恐)也属于与生俱来的四种基本情绪之一,有其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而恐惧则是一种和现实不相符的害怕,是一种复合情绪。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