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近日话题人物林生斌。
2017年发生的杭州保姆纵火案轰动全国,事件主人公林生斌一夜之间痛失妻儿,实为人生之大不幸。
此后林生斌在微博上注册账号“老婆孩子在天堂”,塑造出深情专一的绝世好男人形象,引得网友们纷纷对他表示同情,安慰,鼓励,支持他的童装店,给予这个不幸的男人人间最大的善意。
说实话我也有关注他的账号,每每看到他发表的一些怀念妻儿,绝望悲戚的文字也产生强烈共情,不得不说林先生的文字功底了得,十分煽情动人。
如果不是突然在平台上公布自己喜得爱女的消息,林恐怕依旧还是在营造的深情人设下继续金钱口碑双丰收。
然而事情发展急转而下,网友纷纷怒斥他一边塑造深情人设,一边其实早已开始了新生活,大家深深感到被欺骗和利用。接着事件愈演愈烈,什么私吞赔偿款,与岳父母对簿公堂,婚內出轨,甚至还有网友怀疑他与当初纵火案相关,要求重新彻查。
事情显然已经超出了林生斌的预料,他不发一言,关闭了自己的淘宝店,清空了抖音账号,彻底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
可以说,林生斌彻底翻车了。
事件发生后我也有关注,各类爆料真真假假,难以分辨。不过也引发我的思考,为什么林生斌重新开始新生活,会引发大众这么强烈的愤怒?
原因在于,案件发生后,他用一系列方法,建立了深情,走不出悲痛的人设,并且将这一定位,深深植入在了人们的心智之中。
只要一提到林生斌,人们心中就会感叹:哦,这个可怜的人,这个悲惨的人,这个深情的人!出于同情去鼓励他,支持他。
林已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偶像人物,抑或是一个商品。从商业角度上来讲,这是非常“成功”的营销手段,他的深情人设牢牢占据人们的心智,就连旁人的质疑都容不下,他们不忍再伤害这个“脆弱”的男人。
这就印证了特劳特的《定位》书中的核心观点:心智一旦建立,将很难改变。
所以当林公布自己有女儿,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意外后从悲痛走出来的消息,这可是一个偶像的坍塌事件!(虽然是有些哭笑不得)就是315被报道出来的商品欺诈消费者事件!大家怎么会不愤怒呢?而且之前他的定位植入的越成功,此时的愤怒的程度就越激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舆论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可以说,当初追捧林的人和此刻抨击他的人都是同一拨人。
有人会觉得,那他不公布不就没事了么?我想一方面,他高估了自己,以为依旧能得到大家的祝福;另一方面,他也不想捅破,只不过是,瞒不住了。
对于此事,我的看法是,把林生斌当作一个普通人,这事就可以理解。可他要立人设营销自己,那么,虚假的人设总会有原形毕露的一天,被自己的流量反噬,也算是自食其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