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好心给出的建议,对方要么哂然一笑,要么置若罔闻,要么演变成激烈的争论。
为什么?难道我做错了?我不过是好心想给点建议而已。
在我的教练群里,睿智的 Tony 老师发了这样一张图片
中文意思是:当我意识到人们只会从自身的认知去理解时,我就不再尝试去解释清楚自己。
或者说:我不再努力解释自己,因为我明白人们只会按自己的认知水平去理解。(佚名)
Tony 老师还补充道:Advice works the same way. (给建议同理/给建议亦是如此)
嗯,醍醐灌顶!
想想自己身边的例子,还真是这样。
我母亲70多岁,性格外向,喜欢打麻将、跳舞以及与朋友外出游玩,但她身体欠佳,有各种慢性病,如果玩得太累,不注意休息,就容易恶心犯晕,会难受好些日子,才能缓过劲来。作为家人,每次看到她生病难受,很是着急。有一次,她又连着出去玩,几天都没有午休,我不禁有些担心,就建议她中午睡一会儿,再出去玩。母亲却不高兴了,回一声:“我知道!” 还是出门了。我不免有些懊恼,心想我是在关心你呀,我是为你好啊。
后来听母亲与她的朋友电话聊天,我才明白,对于退休后的母亲来说,待在家里是非常寂寞无聊的。对于爱热闹的她而言,任何一次与朋友或同事相聚的机会都是快乐的,带给她的愉悦远远超过了午休的意义。午休随时都可以有,偶尔牺牲一下,也没什么。可在我的认知系统里,对于每天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拼搏的我们而言,午休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比起打麻将,肯定重要很多,有这样的机会,却不享受,多可惜呀!
这就是认知的不同,带来的沟通上的困难。
再举一例,母亲的朋友圈往往是转发各种图文,也包括标题党甚至是谣言惑众的内容。有一天早上,我看到母亲又在刷朋友圈,便建议说:“妈,你怎么不像 xx 一样,发一些自己原创的东西,比如跳舞的照片啊,也比总是转发这些内容好。” 没想到,母亲突然怒了,直接怼过来说:我又不像 xx 一样,可以到处去玩,跳舞时穿得又随便,有什么好发的,我发我的,他们爱看不看。” 我愣住了,拿了早饭,仓皇出逃。
我的初衷是,人们往往会根据你的朋友圈来看一个人的品味和见识。母亲好歹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样不带选择地随意转发那些明显就是谣言的内容,有些甚至是不太健康的标题和图片,不太好吧。可我后来发现,年轻人爱发与自己相关的内容,较少转发,而大部分老年人的朋友圈,都是各种转发,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却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所处环境,去要求母亲和我们一样。而母亲从我这里接收到的讯息,并不是我的善意,而是对她判断能力的质疑。母亲年轻时工作能力很强,在工作中一直叱咤风云,进入老年以后,母亲是不服老的,任何对她行为的建议,都可能唤醒她的保护意识。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所给出的建议,往往都是无效的。我们和父辈的关注点,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的建议,在父母听来,可能就变成了控制和质疑。
现在,我尊重父母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只要他们健康快乐就好,尽量不给建议。我觉得,老年人、上班族和孩子,是生活在三个不同的平行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要想达到真正的沟通,只有进入她们的世界,运用她们的语言,才能够真正走进她们的心里,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达到第三层次的聆听,才能做到。
给建议,在很多时候,其背后目的更多是想证明我才是对的,听我的,才正确,是想控制,是好为人师。因为我给的建议往往是站在我的角度,我不是对方,我其实不了解 Ta 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对方接受了,无论对错,其实责任都是我的,而不是 Ta 的。如果 Ta 不接受,不仅可能于事无补,甚至还可能损害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有 Ta 内心真正意识到要采取的行动,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所以,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多一些倾听,少一些建议。
正如 Tony 老师所说:“当你给出一个建议时,75% 都是遭忽略的,只有25% 或许能听进去。” 所以,当某个人有困惑时,hold 住我们的建议吧,尝试通过有力的发问,帮助 Ta 向内心去寻找那个答案,相信人们本来就拥有可以解决自身问题的资源。还有,在并不相熟的人之间,当他们在请求你的建议时,往往期待的却是表扬。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留住内心的那一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