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录像艺术产生的外力和内在逻辑是什么?
首先,录像艺术又称录影艺术或视频艺术。它是通过创造性地利用视频技术产生一种可以在电视屏幕上观看的艺术形式。
外力:得到了基金会、美术馆和非商业电视台的大力支持,并在后续发展中逐渐达到艺术家同非商业电视台合作的高峰。
内在逻辑:我认为是代表了反叛商业电视体制的工具,它可以被用来对具有商业味的艺术界发动战争。
2.录像艺术诞生于什么时候?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延续至90年代仍然为世界许多美术家所热衷。
3.第一件录像作品是哪位艺术家做的?你对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有哪些思考与启发?
第一件录像作品是白南准先生做的。他被誉为“录像艺术之父”。我认为,在他超过50年的艺术生涯中,与许多诸如约翰·凯奇等先锋派艺术家合作,使得其开创性地使用影像技术创作艺术作品,并进一步发展出影像艺术装置等新形式。例如,其作品《扣子偶发事件》是最早为人们所知的经典录像艺术作品之一,也是当时极具开创性、实验性的艺术表达。这是他用所获得的第一台索尼便携式摄像录像机拍摄的,也是他的第一件录像作品,白南准反复地扣上再解开他的夹克,试图通过试验性先于美感的艺术创作打破艺术与日常的界限。
综上所述,私以为他的作品在正确处理艺术与科技方面做出了标杆性的尝试,并不断的在科技变化和艺术创作这两个端点中碰撞。除此以外,他对电视这一媒介功能也有着极深的理解。这份特有的理解使他制造出引人注目的,非叙事情节的影像, 并促成了观众从另一个侧面对传统的电视文化进行全新的定位及审视。
4.中国第一个录像艺术作品是谁做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是张培力做的,作品名为《30cm x 30cm》。
5.从早期录像艺术这部分的内容中选择一位艺术家简要地谈论一下你的感受。
张培力先生,他的作品大多都带有对特定语境和问题的实验性回应,彰显时代价值观转化的体验性。在上述提及的作品《30cm x 30cm》中,他利用特写镜头,表现出具有某种强迫性的第三者观看性,整个作品给人的体验是冗长,无意义的。他通过影片展现的不同效果来呈现价值观的差异性,给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使我们感受到作品的内在价值。他的这种将行为、观念与影像三合一的理念感染了许多人走向研习录像艺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