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国外大学课堂上,老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坐在讲台上和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大家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而且每个学生的课堂活跃度非常重要,要计入学习成绩。因此,课前同学们要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课后的作业也不是完成多少道题目,而是给你一张书单通常有50本书的样子,从中挑选出10本,一周之后拿出一份就某某话题的研究报告来。答案?中国学生最看重的东西,在国外那是没有的,因为世上很多事情都没有答案。
于是,听说很多留学生深夜还在k书写论文,除了语言障碍之外,在一周时间内读完10本书而且还要写出一份有质量的报告,谈何容易呀。更何况还不止一门课。
那都是怎么做到的呢?只能加快阅读速度,升级读书方法,才能翻越这些高山。
《王者速读法》就介绍了这样一种“30分钟读完一本书”的速读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预览5分钟
主要是封面、内封、目录、前言、后记、推荐等等,了解这本书的主题(封面、内封、推荐等)、作者的立场(序、前言、后记)以及结构(目录),判断是不是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书。
第二阶段:浏览图片5分钟
快速翻书,主要对书中标题、黑体字以及图表进行浏览,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做上标记。不要害怕错过,按照二八原则,一本书里20%的章节包含80%的信息,只要找到这20%的章节阅读就可以了。
第三阶段:跳读20分钟
现在可以将做了标记的部分好好阅读了,花上20分钟的时间看看,吸取里面的精华就可以啦。
自我实践体验:一开始并不容易,看《番茄工作法图解》花了4个番茄钟、读《王者速读法》花了3个番茄钟。但确实与之前阅读时求全的心态不同,更拎得起放得下啦也很有成就感。当然,小六老师说他用快速阅读法一般刷3遍。(大家记得记忆曲线这个玩意儿吗?怕记不住?多刷就能刷出印象啦)
另外,此书也花了一个章节强调输出的重要性。我也在吃力地做这件事,看到大家在简书上写的文章那么好,又羡慕又觉得自己不行,但相信都是有一个慢慢积累和提升的过程,就像跑步一样,run don't lie。写了多少字大脑是知道的,因此,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进步的。
写文章是训练思维的好方法,之前不知道从何下笔,小六老师说很简单呀,回答下:what、why、how就可以了。现在就学着这个结构来写这篇文章。
设立了一个番茄钟的时间来写这篇读后感,结果15分钟就写完了,虽然不是干活满满,但是速度确实有提高,又看了一篇,还剩7分多钟。那再修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