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卯二、所緣勝解(分二科) 辰一、問

【問:如是作意於所緣境起勝解時有幾勝解?】

  這是第二「所緣勝解」。前面廣分別分兩科,第一科是「所緣境相」這說完了。現在是第二科所緣勝解。就是「如是作意次於所緣境」,前面說到這麼多的作意,在這所緣境上發動的勝解,就是觀察、思惟、觀想,叫做「勝解」。但是是有力量的叫做勝解。「有幾勝解」有幾種不同呢?這是「問」。

  下面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辰二、答(分四科) 巳一、標

【答:九。】

  有九種不同。

巳二、徵

【何等為九。】

  「何等為九」這是「徵」。下面第三科就是「列」。

巳三、列

【一有光淨勝解。二無光淨勝解。三遲鈍勝解。四捷利勝解。五狹小勝解。六廣大勝解。七無量勝解。八清淨勝解。九不清淨勝解。】

  分這麼九種。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九科,第一科先解釋「有光淨勝解」。

巳四、釋(分九科) 午一、有光淨勝解

【有光淨勝解者: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與光明俱所有勝解。】

  這「有光淨勝解」是什麼呢?「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就是這個日月燈的光明相,當然是太陽的光明特別強大。你對這個光明相「澄心善取」,這個心澄靜下來,就是遠離一切的雜念心能寂靜下來,你能善巧的把光明相取在心裡面。「與光明俱所有勝解」,這個「能勝解」的就是能觀想心,光明是所觀相想的境界,這等於是以光明為所緣境。但是光明能取在心裡面,顯現在心裡面,這也要經過一番的學習才可以的。就是譬如現在是黑天不開燈,房子裡面不開燈,但是你能夠心裡面取到光明相的時候,和白天一樣。你閉上眼睛了就感覺和白天一樣是光明的,那就是「有光明勝解」了。這還是不容易的!你若不這樣練習,若沒有日月燈的時候,你睜開眼睛也是黑的,你不睜開眼睛也是黑的。所以這個光明相,在律上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廣律上,佛曾經告訴比丘睡眠的時候要想明相,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不要因為你在黑暗、天黑了你在睡覺不要這樣子想,你心裡面現出來光明相,這叫做「與光明俱所有勝解」。這樣子這個勝解是能觀想的,光明是所觀想的,這個能和所是在一起顯現出來的,這叫做「與光明俱所有勝解」。

午二、無光淨勝解

【無光淨勝解者: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與闇昧俱所有勝解。】

  「無光淨勝解者」,這是第二個。「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你不能善巧的把光明相取在心裡面。「與闇昧俱所有勝解」沒有光明就是黑闇了,那麼你這個勝解就是與黑闇在一起活動,就是這樣子。

午三、遲鈍勝解

【遲鈍勝解者:謂鈍根身中所有勝解。】

  這是第三個。什麼叫做「遲鈍勝解」?「謂鈍根身中」根性鈍的人他的五蘊身裡面,所有的勝解都叫做「遲鈍勝解」。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不管他怎麼樣勝解,怎麼樣觀想都是屬於「遲鈍性」的。

午四、捷利勝解

【捷利勝解者:謂利根身中所有勝解。】

  就是根性特別利的人,他的身中所有的勝解,所有的勝解都是敏捷。這個「捷」是敏捷,「利」是他這個「勝解」的力量,作用非常的厲害。那個鈍根人他也是有勝解,但是慢,力量也不是那麼樣的銳利,所以較為遲鈍。這個叫做「捷利」。

午五、狹小勝解

【狹小勝解者: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狹小故,及所緣狹小故,名狹小勝解。】

  「狹小勝解者」,「謂狹小信欲」這個「信」你對於佛法有的信心,這個信心,信為欲所依止,有信就有欲。如果你相信佛法說的世間有苦集的因果,出世間有滅道的因果,佛讚歎出世間的聖道的因果特別殊勝、微妙、安樂自在。世間的因果是苦,你若相信了你就會有欲,就會希望排解出去這個苦集而成就滅道的因果,你就會有這樣的欲望,所以就是信就有欲。現在是狹小的信欲,他這個信欲不是很強大。我們舉個例子說,說這個菩薩要廣度眾生得無上菩提,那就是「廣大」;若聲聞緣覺對佛法的信解,只圖自己解脫生死得涅槃,那就是「狹小」了。

  「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這個勝解是能觀想的一定有所觀想的,能所是俱行的。「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還有狹小的所緣境界,狹小勝解所緣境界。「意解勝解」意解思惟就是於所緣境去思惟觀察,所以就是意解勝解。這個是有所緣的不同,有作意有勝解的不同。所緣就是勝解的所緣境,兩回事但是不能分離。「如是作意狹小故,及所緣狹小故,名狹小勝解。」就是你這個人作意狹小他的心量不是那麼廣大,他狹小。及所緣境狹小,所以叫做「狹小勝解」。所緣境和那個作意,作意也就是勝解,作意是能緣的,能緣和所緣是不能分離,所以所緣小能緣也就小,能緣小所緣也小,這個叫做「狹小的勝解」。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五四頁:

《狹小勝解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小三摩地,或由所緣故小。觀少色故,或由作意故小,小信小欲小勝解故。(陵本十二卷十頁)此應準知。》

  「狹小勝解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三摩地,或由所緣故小」。這個所緣境小,所以叫做小三摩地。是什麼呢?「觀少色故」他這個所緣境以色為所緣境,他觀的色觀的少。譬如觀這個蓮花的光明,蓮花就是那麼大,那麼這就是小。如果你是觀這個光明廣大乃至到大海邊、大地、大海邊這麼大的光明,那就是大了,而不是小了。

  這個前面的文說到觀天,這個修行人修這個光明勝解的時候,觀這個天人身相的光明,身相的光明或者是像樹那麼大,乃至是像大地這麼大,大海這麼大,就是由小而大了。這是所緣境界的大小,能緣的勝解也有大小。現在說小的境界就叫做「狹小勝解」,就是這樣的意思。
(2018.8.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