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二十四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23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tǔ guī)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
土圭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它最初是一种构造简单,直立在地上的杆子,用以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通过杆影的移动规律、影的长短来计时。
土圭测影,也称土圭测景,目的是找出“土中”,即古代的天下之中。用这种方法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在冬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3.5尺。
但是,冬至最初的起源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在3000多年前,周公开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为土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这在当时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而今,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祥之地。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元旦,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到汉代依然如此,人们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变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从古到今,很多地方冬至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狗肉、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汤圆、吃米团、吃长线面的习惯。而关于冬至的传说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冬至盘、冬至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