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说到她和老公目前的种种矛盾,看似是各种生活细节,鸡毛蒜皮,实际隐含着立场之争,家庭地位之争,但本质其实都是在寻求你是否还爱着我的证明。
比如,我不喜欢你抽烟,然而你还要当着我的面抽烟,那你是不是不在乎我的感受,那你不在乎我的感受是不是因为不爱我了。
我不喜欢你打游戏,可你还要天天打游戏,在你心里游戏比我更重要,那你去和游戏过吧。
诸如此类,模式都差不多,都是先设定了一个因果假设,然后简单粗暴的对号入座,再得出看似有理的结论,然而家真就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生拉硬拽显然不凑效,如果一种方式行不通,你还不停的用,并期待着对方能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朝着你希望的方向走,多半你会要失望。
耐心听朋友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我知道此时她需要一个宣泄出口,来说出心里的委屈和愤怒。待她平复后,我提醒她,她的保护层太厚,但内心又是个渴望爱的小女孩,一直在寻找爱的证明,但生活趋于平淡之后,爱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制造和经营的,而不是对方不断的迁就你,顺从你才是爱你的表现。
朋友是个极度自律的姑娘,目标感很强,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是勇猛精进的那种,我时常会感叹这姑娘像个“仙人”,而她老公就是“凡人”一枚,这样的“天仙配”若能互相融合,互相赋能倒也是一段佳话。
他们的不同在恋爱时就非常明显,她自律要强,他老公随性大气,正是因为不同,又相互吸引,她羡慕他活得大大咧咧,随性洒脱,他欣赏她自律能干,妥妥的贤内助。
但自从有了孩子后,作为妈妈的她因为有前期十月怀胎加上要哺育幼儿,在身心上的准备会比作为爸爸的他做的更好,角色转变的也会更快,而作为爸爸的他,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角色,因此很多矛盾会在孩子出生后的一两年中凸显,其实他一直没变,只是你变了,现在的家庭结构变了,他没跟上你的步伐而已。
就像你们认识时他就抽烟,为什么现在不能忍了?
因为有孩子了,你不想让孩子抽二手烟,因为你们是真正的夫妻了,是要携手共度到人生终点的伴侣,你不希望抽烟成为危害他身体的一大危险因素。
你们认识时他就爱打游戏,为什么现在不能忍?
因为有了孩子,你也是第一次当妈,很多时候你需要一个帮手,你希望作为爸爸的他能和你一起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你希望即便当了妈妈后,在他心里你仍然是那个最重要的女孩,希望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你身上,而不是游戏。
可是你从来不把你真实的需求和感受说出来,你认为对方要是爱你,爱这个家,就算不说他他自然也能想到。
然而矛盾的源头多半是从玩猜猜游戏开始,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对方是真的很难猜到你的真实想法的,而他所能感受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是你在发牢骚、抱怨、无理取闹,对他挑剔、嫌弃、不满意。
你想要得到爱和理解,但你发出去的信号是,你啥也不是,啥也干不好,有你没你都一样,你可以走了。
为什么明明是爱对方的,却要表现出相反的样子呢?因为你觉得要求出来的爱,就不是他发自内心的了,就贬值了。
很多时候我会劝她,不要总想着改变别人,而要先学会接受,接受这个人原本的样子,以前他可能为了迎合你,迁就你,在压抑自己,但那不是他真实的样子,一旦他不想伪装了,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怎么变化这么大,但其实没有人有义务按照你希望的样子生活,即使是你的孩子也做不到,更何况这是你的伴侣,你们是平等的。
你不喜欢他抽烟,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你是因为不想孩子吸二手烟,更希望他身体健康,因为未来你们还要携手一起走很久很久。你们可以约定,如果他想抽烟,可以去阳台,但是抽完记得吃颗口香糖,若他哪天忘记了,你友好的提醒一下即可,而不要呵斥或摆脸色。
他喜欢打游戏,你为什么就不能陪他打一次呢?打游戏其实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游戏能让人进入心流状态,专注于当下,适时的玩问题真的不大,不要把打游戏和不务正业、不上进划等号,你只是希望他控制一下打游戏的时间,那你可以告诉他,你想让他多陪陪你和宝宝,你们可以约定,周末时抽出一下午你陪他一起玩,说不定能有新体验。
若你从来没想过融入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你只是一味的觉得这个不好,你就开始评判,那无疑是通往幸福婚姻的“拦路虎”。
作为旁观者,有时确实能比当事人看得更真切一些,作为朋友我不会护短,虽然有时也会迎合她,但更多时候我扮演的是倾听者和提醒者。在我看来只要没有大的原则问题,这些小摩擦都是很正常的,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和这个人过不下去了,换一个人重新开始,可能都比改造现在这位轻松的多,但没有人是和你完美契合的,当一开始的新鲜感和激情褪去,过渡到柴米油盐的生活,又会有新的问题浮现,你只是再一次重复了这个过程而已。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修炼还是改造自己,既然你觉得你比他优秀,那你就要承载更多,包容更多,谁兼容谁,谁就领导谁,这虽是一句职场用语,但我觉得套用在婚姻之中也一样,那些心有灵犀的默契配合,都是两个人花了很多的心思和心力,打磨经营出来的。
最遗憾的就是让爱在猜忌、抱怨、冷战之中慢慢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