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这本书,是我在逛多抓鱼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有网友在推荐,于是抱着试试的心理下单买下来。谁曾料到,自己能够用短短几天的时间,一口气把书读完了。
九十年代的中国乡村是什么样的?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当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来到九十年代的中国乡村,会有些什么不一样的际遇?
如果对以上三个问题感兴趣的话,不防打开《江城》这本书,让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为你娓娓道来。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1969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成长于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文和写作,后获得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他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是《国家地理》杂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撰稿人。彼得•海斯勒在英国攻读硕士的时候,就通过自助旅游的方式游遍了欧洲三十国。更甚的是,他在硕士毕业后从捷克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罗斯、中国到泰国,足迹遍及半个地球,文字也因此大胆的旅行经历,让他走上了旅游文学的写作之路。 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江城》记录了彼得•海斯勒在1996年~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被派到重庆市涪陵区担任教师期间的真实经历。他把自己对中国的认识融进了在涪陵两年的所见、所闻、所感中,语言朴实而简洁,情感却是细腻而入微,像是一位特别有亲和力的邻居在讲故事一样。在他笔下的中国,大到壮丽雄奇的山川河流,小至人们说话的微表情,无一例外地传递出“他眼中的”中国的“独特个性”。这本书最难能可贵在于,他很真实地、富有层次地记录下了,自己在遭遇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带来的摩擦体验后心境的变化——由最开始的不理解、不适应,到后来的包容与融入,由此更新了人们看待中国的方式,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近代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蛛丝马迹。
(未完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