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万荣县皇甫乡灵池村是一个仅有520口人的中小型村庄。近年来,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和文明委的领带和支持下,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遗余力积极打造文明乡村,特别是从去冬新一届支村委班子组建以来,村容村貌,村风建设再次发生了新的变化,迈上了一个更新的台阶,迅速成为万荣县一颗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新星。
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现状有以下几点:
一: 巷道整洁卫生,
环境优美宜人
我们村共有两条主巷道三条支巷道。近年来,我们村先后实现了巷道硬化户户通后,又对全村巷道进行了绿化美化香化和亮化。为了确保“四化”成果,新班子上任后,再次制定了优化生态环境的新的措施,责任到户,每天早上洒扫清除,垃圾归堆,统一回收处理。与此同时,村里还加强了卫生清扫和绿化修剪管理的队伍,由过去的3名人员增加到现在的6名,定人定时美化环境和对巷道绿化树木、花卉的修剪管理。使村子里常年四季鸟语花香,整洁干净,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只要踏上灵池村的巷道,即刻给人们一种焕然一新心情舒畅的感觉。
二:传承历史文明,
构建和谐村庄
灵池村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灵池的村名是公元前1000多年时期周文王所赐名。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如何古为今用,传承古老文化与文明,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打造新时代的文明新村,是党支部,村委会特别重视,并放在手头上的一件大事。我们一是积极宣传文明孝道,在村里开展表彰好媳妇,好儿子,好婆婆好邻里等传承精神文明的活动,使全村承前启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二是文明孝道标语上墙,各条巷道的墙壁上都有宣传文明和孝道以及道德方面的标语和条例,让村民们时刻能看到文明和孝道的戒语,从而增强了孝敬父母,和睦邻里,热爱公益,遵守公德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三是积极发扬遵纪守法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违法的事情不干,违规的事情不做,贪污腐败的事情不沾,伤害公众利益的事和影响团结友爱的事不干。在党支部,村委会和全体村干部的带头下,我们村呈现的是一派和风细雨的文明和谐局面。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村霸黑恶势力,没有吸毒种毒行为,没有打架斗殴事件,没有上访告状现象。村民们安居乐业,埋头苦干脱贫致富,深受周围邻村的羡慕和县乡两级领导部门的称赞和表扬。
三:打造文明新村,
继续砥砺前行
去年12月份,新一届的两委班子组成后,我们不负众望,精诚团结,克服困难,摔开膀子带领村民,坚定的迈开了在新时代旗帜下新的创业步伐。灵池村是一个历史名村,如何更快更好的复兴名村的内涵,弘扬精神文明精神,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步伐,把我们村建设成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更有魅力的新村。对此,我们在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就干了几件大事:一是拓宽了600米通村大道,竖起了“灵池村”地理标志性石碑,在通村大道两旁栽植上品质较高的绿化苗木。我们村邻靠运稷路,现在只要来往的车辆经过万荣皇甫段,醒目的石碑和笔直宽阔的通村大道就会吸引了人们的青睐。二是积极恢复文化文明的起源。我们开支10万余元在村子中央动员了5户居民搬迁,腾出了3亩多大一块场地,又投资26万元,建起了一座舞台和两处附属设施。前不久主题工程已经完毕,硬化舞台广场正在筹备之中。舞台广场的新建,将会为我们村大兴文化之风和促进文明和谐村庄建设,起到一个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发掘传统农耕文化。我们村过去的传统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或是被变卖,或是由于保护不当大都失传。为了抢救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我们积极的寻找蛛丝马迹。今年已经把一块前几年村里卖给村民的老碾盘地方赎了回来,并安上了一套清朝雍正年间的碾盘和碾磙。我们的下一代目前通过这个小景点已经了解到过去许多的艰辛历史,很受教育。下一步还继续寻找我们村当年失传的佛教、孝道等传统历史优秀文化,加快复兴历史文化名村的步伐。。四是兴建香菇大棚。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是发展基础。为了把我们村建成与时俱进的文明新村,就必须有一个健康强大的经济基础来支撑。今年我们通过争取项目,建成了4个香菇大棚,目前菌棒正在酝酿香菇,8月份香菇将会上市。村里现在有两个大型养猪场和三个鸡场,不少的村民也开始在这方面投资,香菇和正在蓬勃发展养殖业 ,将很快成为我们村的一大经济支撑点。
我们灵池村虽然村子不大,但是人心齐,民风好,素质高,建设一个新型的文明和谐村庄有着坚实的基础。我们下一步还计划在舞台后面再搬迁3家农户,与现在的广场合为一体,建成一条文化长廊、一面观赏池塘、一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同时,继续在发展壮大村民经济上吃大苦,流大汗,办实事,促发展,硬化5公里田间道路,确保农副产品运销畅通;支持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力争在三五年之内把我们村建设成一个名列全市前茅的文明村,富裕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之梦,尽一份担当,添一份光彩。以实际行动报答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县文明委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