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版 第六章 阻力与问题

第六章 心理治疗中的阻力与问题

阻力:来访者

问题:治疗者

阻力定义为:来访者反抗心理治疗的适宜程序并以此干扰领悟性效果产生的所有努力[2]。

来自治疗者的阻碍作用称为干扰或问题。

第一节 来自来访者的阻力

一、阻力的表现形式

1.对会谈时间及规定的消极态度

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

治疗者可以反问对方为何关心此类问题,找出其原因所在,探讨进一步确立治疗关系的可能性。

3.回避问题的方式

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二、阻力产生的原因

成长必然、技能性的、反抗动机

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1)开始新的行为的问题

面对自己过去相信的东西的瓦解是痛苦的,而建立新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是很艰难的过程。

(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向后倒退一步,以后往往要再付出十倍的辛苦。

2.阻力来自机能性的行为失调

机能性的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在这里得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

(1)阻力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

(2)阻力的产生源于来访者仅仅是在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阻力来自对抗治疗或治疗者的心理动机

(1)阻力来自来访者只是想得到治疗者的某种赞同的意见的动机

“您说的这一点很重要,我回去得认真考虑一下”,但下次来访时却又可能这样说了:“我这一星期太忙了,根本没工夫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等等。

(2)阻力来自来访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治疗者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3)阻力来自来访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三、应付阻力的要点

1.解除戒备心理

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靠真诚的态度及高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取得对方的信任,排除会谈的阻力。

3.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第二节 来自治疗者的干扰和问题

一、来自治疗者的干扰

1.产生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干扰

(1)在私人关系方面

(2)其他个人需要的满足。治疗者有时可能会有控制他人的欲望超过了帮助他人的欲望的情况。

2.与治疗者个人缺点有关的干扰

(1)治疗者的个人问题。

(2)治疗者的刻板印象或移情。

3.干扰的某些具体表现

卡瓦纳曾列举了下列一些来自治疗者的干扰的表现[3]:

迟到或取消已约定的治疗时间,并且准备了一大套有关的理由。

不是认真倾听来访者的谈话,也不是与来访者认真讨论问题,而是只顾自己说,让来访者听。

会谈时走神或打瞌睡。

会谈时不是讨论来访者的问题而是谈论自己的事情。

常常忘记有关来访者的信息。

给来访者提出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突然认为来访者有另一个“特殊问题”,要把来访者介绍给其他治疗者。

拒绝与来访者讨论对方认为是很重要的问题。

以讽刺的口吻对来访者讲话。

与来访者讨论治疗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这种讨论并非有助于来访者问题的解决。

了解上述产生于治疗者本身的问题的表现,治疗者可以随时觉察自身是否有问题存在。但克服这类干扰的关键仍在于治疗者自身。治疗者只有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治疗的情况产生。

二、治疗者面对的其他难题

1.缺乏自信心

(1)帮助来访者的可能性

(2)对自身优势的认识

2.治疗出现失误

承认失误、做榜样、接受可能犯错误

3.治疗者自身的苦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