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方有佳人
1.
我特害怕在外出工作的时候有人给我发这样的微信:
“在吗在吗,有个急事找你”
“在,在,你说吧”
一长串语音。
“我在外面,不方便听语音,咱们能打字吗?”
又发来一长串语音......
我......
最气人的是这些人还常常毫不考虑你打字的内容,自顾自的发完一大篇语音后,终于发来了一句文字消息:
“懂了吗?”或者是“尽快给我答复!”
要是你一会儿不回,人家又会不乐意了。
会发来一大段文字,意思是对我感到很失望,觉得我不够尊重人家,为什么发给我这么多语音我就只回那么几个字啊,到底有没有在听他说话。
你妈的,你到底有没有在看我的回复啊!
我没带耳机,一句都没有听,让我马上回复什么啊,你不知道你发音不标准,系统自带的文字翻译到你这里都变成了一长串乱码吗?
你能不能稍微稍微考虑一点点我啊?!!
2.
鲁迅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浪费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语音发起来的确很方便,需要打很多字的内容能用一句长语音就都被概括其中,但这种方便只限制于发消息的人,这种方式无形中就把压力都转移在了接收消息的那个人身上。
语音的信息量可远远大于文字,信息量大就会带来超多的不方便,比如我一眼扫过去就能看完的文字,听语音至少得听15秒以上,这还不包括万一听一半被打断了,再次播放重新听的时长。
何况花了这十几倍的精力听完的东西还很可能一点意义都没有。
有些特定的关键词,只听一遍还不能很好的捕捉到,本来一眼就能解决的事儿,硬是被拖到了一分钟。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喜欢发语音的人,一般不会只发一条语音,他们的习惯是一次性发一大篇语音,每条都巨长。
你想啊,比如你正在和你的领导吃饭,这时候忽然有人给你发了一条微信,如果这是文字版的,你可以瞟一眼判断事情的严重性,一般的事情可以先暂时搁置忽略,一会儿再办;
有人给你打个电话,你肯定就会说不好意思啊,我接个电话,然后离席打吧;
可这时候有人给你发了一条语音,你要怎么办?
你边听语音边听领导说话,显得不尊重领导,而且一心不能两用,一个大脑也没有任务多开这个功能配置,总会导致两边都听了个一知半解的结果。
还是说,你要起身和大家满脸抱歉地解释说:“不好意思啊,我出去听个语音”。
结果,刚走出去几步,门都还没等出,语音就听完了,你说这时候,你是继续往出走还是马上再回去?
在几次耐心性子听完满屏长语音而没有任何收获后,我放弃了这项宏大的事业。
凡是发满屏语音的,一律不听,直接忽略跳过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3.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现在大家玩的太花哨,在外面根本不敢随便点开语音,不一定说的就是什么内容。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平时很严肃正经的朋友给我发了一条小视频,她和我说这个是教人怎么绑头发的。
哎,你知道我的,我最不会绑头发了,总是把自己弄得和一个小朋友一样。
当时正赶上全家聚餐,爸妈姑姨小叔二舅的都在呢,因为她平时比较老实,为人也蛮严肃,所以没有多想,可点开链接就是响亮的AV女优浪叫声。
当时全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我身上,我除了尴尬的赔笑外真不知道该解释点什么,都不敢回头看我爸妈瞪我的眼神,虽然它的内容明明就是视频演示怎么盘头发啊,但是这个配音.....
呵呵呵呵。
我知道她是在和我开玩笑,她难得活泼,我不能怪她,但难免心里会有一些不舒服,有一种被愚弄了挫败感。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周围环境跟着,我们也要顾及周围人的想法和眼光,也在意别人要怎么看待自己。
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还好这只是家里人的聚会,可以示意屏幕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这只是一次单纯的恶搞,但万一这是在一个公共会议上该怎么办?
后果我是真不敢想。
4.发语音其实是个特别分人的活儿。
① 一般谈正事儿的时候要避免发语音。因为对方可能在开会或者上课,没法及时听内容。而文字就算是一闪而过,对方也能大体GET到你说的要点。
敲黑板提醒!工作上的重要内容一定不要发语音。不然你是在斩断了自己回翻聊天记录的后路,连个重点词查询都没有,那么多语音消息,你一个个的重新听一次得浪费多少时间啊
② 和关系不亲密的人不要发语音。可能你觉得这是在拉进彼此间的距离,但实际上是对人进行一种强迫,就像是发短信比打电话更容易让人接受一样。
③ 和关系好的人说点俏皮话,祝人生日快乐。传达情绪的时候发语音效果会强于文字一万倍!
fin.
别问我为什么总不回你微信了好吗,我是真的很想回,但我也真的没有精力一条条的爬楼听啊。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聊天的方式简单点。
“哎呀那个我想说的是,其实你知道的啊,就是那个我其实认为这个事情如果要让我来看的话,应该不要这么,哎呀,就是说那个意思嘛,嗯嗯嗯,你说的很有道理的,可是我有个不知道对不对的想法啊......”
这样的语音消息,抱歉,回不起啊。
晚安,你和世界
有走的理由,却愿意停留
才是爱的最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