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整天的实录,消耗很大。坐了一整天,晚饭后逼着自己出去走了一大圈,运动运动。读书重要,锻炼身体同等重要。
上一次缺少维护原创的意识,在公众平台分享自己的听课笔记,给导师带来麻烦。从那以后,我的听课笔记都留着自己复习消化,未经导师许可不公开。这里仅记录自己的读书体会。
“为什么很多人读书没有长进?因为他一直在重复自己。”感觉这就是给我匹配的解说词。能被人点醒,是一种幸福。
本次在郑州参加《教学勇气》深度共读营,不止是对书籍重读有收获,也改变了我很多读书的观点。
日常的读书,我经常会用“我认为”来代替书中的观点,美其名曰“联系实际理解”。这种阅读一直处于“我知道自己知道”的状态,即“重复自己”,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而容易抓住细枝末节去谈大篇的感想。
我和欧组织的“桐下读吧”马上就是第七年,团地共读了不少书籍,但是我的内心总觉得收效不大。也是因为我们在共读的时候,更偏向于“我认为……”,而不是指向对文本的理解,作者观点的理解。
昨日导师就给我们发来预习题单,还提供了四篇相关的论文。等飞机的时候看了论文,又把整本书大致翻来一遍。根据预习题进行来简单的思考。
今日共读前,导师提醒:第一,一定要有充分的预习;第二:导读的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第三,共读后要重新读,最好能够当天写下收获;第四,不要寄希望他人导读或者领读就能读懂,导读完后不能完全懂也是正常的;第五,通过读懂一本书成长自己,有时候是成长的才读懂一本书;第六,聆听比言说更重要,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我们怎么表达自己的理解,批判的前提是先理解。
通过一天的共读,我了解到,要读透一本经典书籍,需要反复研读,首先是要了解书籍的总体内容是什么,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到底有哪些观点?读者是怎么理解这些观点?理解要从书中出发,能够在书中找到相关内容印证自己的理解。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去代替作者的观点。
再次梳理,带领好一个团队的共读,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是共读要具有学术价值,不宜扯得太远,围绕清晰的话题(主题)开展。
二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要进行追问,理清彼此的逻辑关系。
三是提出的问题要出自于文本,同时带着问题到文本中找答案。让问题现显现。拒绝浅的讨论,那样容易流于泛泛而谈,消耗时间,却没有提升自己的理解。
四是共读的时候,可以请人朗读。朗读是能够通过节奏、声音、断句等让文章立体起来。这种朗读来源于对文本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普通话,不追求快。是在朗读中忘记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意义。当然,差的朗读,由于断句、节奏的不合理,会影响大家的思考,遮蔽文本。与其这样,不如默读静思。
第五,共读的焦点在书籍当中,不在某一个人,是通过发言者或导读者作为一个桥梁,理解这本书。甚至书籍也是桥梁,是通过书,看到月亮。研读和书籍都是指月之手。
第六,好的共读,最好能有一个高明的导师指引方向。
第七,共读结束后,共读者要思考:本次共读能留下什么?最好能够用笔说话,用文字再一次梳理和表达自己的理解。
总之,读书会共读书籍,最好啃读经典书籍,挑战读不懂,利用读书共同体,进行深度阅读。这样才会走出重复自己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