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兴象超诣,意境弘深,在盛唐堪称典范。他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格》一书中。现存《诗格》最早见于宋代陈应行的《吟窗杂录》。
《论文意》:意与境合,意与境谐。
诗有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有三思:
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
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外境对主体的自然感发)
感思二。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经典阅读对创作冲动的激发)
取思三。搜求於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有意借物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