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10):王昌龄诗境论

王昌龄的诗兴象超诣,意境弘深,在盛唐堪称典范。他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格》一书中。现存《诗格》最早见于宋代陈应行的《吟窗杂录》。

《论文意》:意与境合,意与境谐。

诗有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有三思:

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

生思一。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外境对主体的自然感发)

感思二。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经典阅读对创作冲动的激发)

取思三。搜求於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有意借物抒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
    雨荷燕宁阅读 1,242评论 0 0
  • 物境 原文: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小苹果树阅读 288评论 0 7
  • 诗之有三境、三格、三不、三旨、五趣、五用 文化茗居 一、诗有三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物境一...
    雨荷燕宁阅读 509评论 0 0
  • 公元740年的春天,贬谪到岭南的王昌龄北归中原,许久累积于胸的郁闷之气一扫而光,路过江南的时候,他想起了他的好朋友...
    目送归鸿阅读 778评论 0 30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
    每个人的孟母堂阅读 779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