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张宏杰的《曾国藩传》这本书我大概反反复复读了有5、6遍,从最初的当故事来读,到后来随着认知的不断加深,开始读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这次我也尝试采用鱼哥的关键词法来总结这本书,虽说与大咖相比还差得很远,但也确实尝到了甜头。
基于在班中班立的flag,索性尝试着将想法落到纸上,等把这本书读到15、16遍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在通读完几遍《曾国藩传》后,我总结出了六个关键词,它们分别是:改变、毅力、思考、办法、底层逻辑和原则。
今天我们现在一起解读一下,【改变】这个关键词。
01、学习方法的改变
曾国藩的出身很普通,普通到丢进人堆里,根本找不到。
然而这个普通的家庭却在做一件不普通的事,那就是送孩子考科举。
在那个传统年代,读书当官才是一个家族真正发达的表现。因此曾老爷子,也就是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下了血本要让孩子考科举。
可惜曾爷爷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尽管曾爷爷不惜花重金聘请当地的名师教导曾爸爸,他始终不开窍。眼看着儿子没有希望了,曾爷爷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孙子曾国藩的身上。
只不过曾国藩的脑子似乎也不灵光,连续考了六次都没中,甚至第六次还被批了“悬牌批责”。这是很难堪的一件事,它相当于在高考龙虎榜旁边贴了张落榜单,曾国藩高居落榜单的榜首。
要知道读书人都是清高要面子的,原本曾爸爸和曾国藩屡考不中就被乡里乡亲指指点点了,又出了个“悬牌批责”,当时若有地缝,曾国藩可能就钻进去了。
若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早就撂挑子了,谁爱考谁考。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它不香吗?
偏偏曾国藩遗传了曾爷爷的“三不信”,只信人定胜天。既然别人能考中,自己也一定行。现在自己还没考中,肯定是方法不对。
想通了这一点,曾国藩开始反复对比自己的考卷和模范考卷,还真让他发现了问题。
曾国藩一直跟着曾爸爸学习,曾爸爸也是个屡考不中的人,他能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呢?他传授给曾国藩的学习方法很落后,就是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帮助曾国藩打牢了基础,但要谈及文采、笔力和动人之处,死记硬背真是不够看了。正因如此,曾国藩才会像茶壶里煮饺子,啥都有,却什么也倒不出来。
好在他经历了“悬牌批责”之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改变】了自己学习的方法。
他从一开始的只会死记硬背,学着拆解文章,看看自己与优秀考生的差距,慢慢总结出,自己之所以落榜是因为“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正因为他改变了学习方法和结题思路,在第七次科考时,考中了秀才。
这是曾国藩的第一次【改变】,正是源于这次改变,才有了后面封侯称相的故事。
02、一次考试带来的改变
自从曾国藩考中了秀才,老曾家的气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联捷”,第二年秋天立马考中了举人,仅仅二十八虚岁就高中了进士。
搁到现在,二十八岁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在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是三十八岁。而且靠进士不是光有真凭实学就可以,还要有一点点运气在里面。像我们都知道的左宗棠,明明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就因为缺乏考运,终身未打通科举之路。
光这几件事,还不足以说明曾国藩的“运气”好。
在中了进士之后,曾国藩又参加了一次“朝考”,也就是从进士中选拔翰林的考试。清代是非常看重翰林的,用书中的话说,“如果不是翰林出身,你就没有机会做到‘位极人臣’”。
这次考试的成功可以称得上是曾国藩事业的转折点,试想如果曾国藩朝考没有被点中翰林,他可能也就是外放做个小官,在任上兢兢业业。但一定不会追求做圣人的高度,后来太平天国运动将会变成怎样的走向,中国的历史是否会被改写,我们不得而知。
好在我们知道,那次朝考,曾国藩的成绩特别优异,取得了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亲自审阅时,非常喜欢他的文章,将其改为第二名,授予他翰林院庶吉士。
如果按照曾国藩三甲进士的成绩来算,他是没有什么机会中翰林的。因为“按当时惯例,一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翰林院,二三甲则均须参加朝考。朝考中三甲中选的比例很低。”
然而事实却是曾国藩的文章,偏偏就入了皇帝的青眼,就此拉开了他大气磅礴一生的序幕。
其实在曾国藩的同学里,有不少早早就中了秀才,没事儿干就站在旁边看他家笑话的。毕竟老曾家科考屡败屡战,在那个缺乏娱乐新闻的世界里,还能被称得上是一种谈资。
可是这些人中却再也没有出过一个举人,更不要提什么进士和翰林了。
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是走了大运,才在“朝考”时展露头角,实际上,这要归功于他被“悬牌批责”后【学习方法的改变】。
他跳出了自己固有的思考模式,学着借鉴和模仿成功人士的方法,改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这才有了他后来波澜壮阔的一生。
哪里有什么“发挥得异常出色”?
只不过是润物细无声的积累,和厚积薄发的坚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