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文化市场中,商业大片横行,文艺片向来叫好不叫座。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坚守民间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深厚师徒情。
作为一部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片,该电影收益虽不及商业大片,但影片所反映的对于文化传承信念的坚守却值得我们深思。
影片在一段缅怀的片场花絮中开场,张艺谋和马丁·斯科塞斯对电影本身和吴天明导演都表达了敬意和赞叹。
这段与众不同的开场,不仅是对传统民俗唱衰的挽歌,也是对吴天明导演的公开哀悼,奠定了影片沉稳、肃穆的基调。
2
接下来,镜头一转,西北繁茂的山水风光映在眼前,在这片黄土地上孕育着无双镇,无双镇的命脉里世代流淌着唢呐声。
由焦三爷作领头羊的“焦家班”在无双镇的红白喜事上可谓独领风骚,从四台到八台再到百鸟朝凤,无论哪一次出场都受人无限敬重。唢呐的阵势也是身份、地位、权势的象征。
最强阵势当属百鸟朝凤,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充分展示了唢呐的艺术魅力。
只有德高望重的人去世后才能享用百鸟朝凤的曲子,而再有权势却不为民做事的人都不配享用。
当乐队演奏百鸟朝凤时,班主坐在太师椅上,面前是黑压压一片虔诚跪拜的死者子嗣,自豪感与荣耀感油然而生。
被父亲强制拉去拜师学吹唢呐的少年游天鸣,肩负着父亲年少时没有学唢呐的遗憾与期待他能光宗耀祖的厚望。
在河边,他用师父割的芦苇杆用力吸水,结果直到晚上也没有成功。虽然师父对他说“吸不上来就不要回家”,但夜晚将至,他还是悻悻地颓回家中。
师父很生气地将他碗中的米饭倒去大半,师娘劝慰说,“娃正是长个儿的时候”,师父愤怒地回道“我哪个徒弟不是从娃开始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代又一代的唢呐传承也绝非易事。
3
当天鸣第一次从师父手中接过唢呐,他激动地瞪圆了双眼;当他被师父选为接班人的时候,更是语无伦次地哭红了鼻尖。他发誓要把唢呐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然而,游家班出场的第一场喜宴,就给他高昂的斗志泼了一盆凉水。那时,无双镇人民对唢呐的感情已从追捧转为平淡,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场寿宴中,面对西洋乐器的冲击,游家班非要一争高下,结果却与喜爱西洋乐器的村民大打出手,不欢而散。再后来,无双镇的一个聋子去世请了西洋乐器演奏,乐队的热闹演奏声响彻村里的每一个角落,却遭到受冷落匠人的酸溜溜的嘲讽,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影片的基调逐渐沉重起来。
天鸣一直坚守着对师父的承诺,决不能让唢呐在自己手中断送。然而时代流转,万物迭变,唢呐的社会地位一天不如一天,师兄弟们也都散伙另谋生路。
最后,对唢呐爱到骨头缝里的焦三爷,不顾自己不支的体力,奋力演奏的百鸟朝凤还是没能挽回唢呐跌宕的命运。
从焦三爷到游天鸣,从焦家班到游家班,这是由唢呐串联起来的真挚的师徒情以及对匠人精神的坚守与传承。游家班的解体,是社会形势所迫下的无奈。
在焦三爷的矮坟前,游天鸣独自吹着唢呐,吹得那样卖力,像是吹进了自己毕生的气力。也许他这样用心用力地吹奏,师父就不会走得太遗憾,唢呐就不会被世人遗忘;也许他坚信只要还有一个人坚守下去,唢呐的艺术魅力就会被传承下去。
虽然孤独,但却幸福。
4
说到唢呐,不禁让我想起来了好多年前,农村有习俗会为过世三年的老人大办一场。
所谓大办一场,就是在老人过世第三年的大年初三那天,宴请亲戚邻居,并且请吹响器的过来吹拉弹唱一番,吹响器的阵容越大,越体现了家属对过世老人的深深怀念。
响器,在农村里指红白喜事上的喇叭班,锣鼓、唢呐三五人的草台班子,在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中不可缺少。
与唢呐班的四台、八台不同的是,还有一两个人进行说唱,让整体表演形式不至于那么单一。
我还清楚得记得,每一曲目结束,死者家属都会很热情地给吹响器的端茶倒水或者敬烟。而吹响器的在下一曲目表演时则会更加认真、卖力。受邀的亲戚邻居在闲暇之余会停下手里的活,静静地观看一会。
几个不懂事的孩童则会围着表演者嬉戏打闹。那时吹吹打打、说说唱唱的真是好不热闹。
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在农村也很少见到这些吹响器的。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后,更是难得一见。
有些为老人过三年的,干脆拿个收音机放在院子里,小小的收音机里流淌的便是吹响器班子演奏的各种曲目。
而恐怕很少有人再会刻意静下心来聆听这冰冷的机器发出的声音,甚至连孩童也不屑追问这唱的都是什么调调。
5
受外来文化的冲击,那些民族的、乡土的手艺非但没冲破壁垒继续发扬下去,反倒被冷落、被遗忘乃至消逝,这是文化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
我们总是说这个社会太浮躁,人们过于追求金钱、利益和欲望,却很少俯下身子、静下心来去倾听、去感受。
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忙碌地扮演着各种角色,职场人、家人、社会人、学生……每一个角色都让我们倾尽全力想要做到完美,但现实的糟糕一次次地告诉我们并没有完美可言。
当自己的内心冷静下来,独处的时候,却发现最应该扮演的却是我们一直忽略的自我。
也许,当我们停下追逐的脚步,当自我占据主要意识,当我们顺从自己的内心,我们就会留意到那些曾被自己冷落的美好,也会尽全力去阻止那些美好的消逝。
也许游天鸣为了自己曾经的誓言,还会将唢呐奋力地坚守与传承下去,但这份苦涩的坚守与传承是孤独的,却也是幸福的,因为这把唢呐里有师父的厚望,有自己也渗透到骨头缝里的喜爱,还有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