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语文人,我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
我有一个语文梦,因为在我的求学路上遇到的那两三位特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老师,他们富有才华而又浪漫,走近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独有的善良与慈悲。当接触了更多的文学作品之后,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方向——成为语文人。
从我拥有自己的学生,真正的作为一名教师,今年是第二年了。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做家教,还是暑假办补习班,总感觉是小孩子过家家,永远是自我的随性,毫无系统可言。2015年11月来到现在的学校,让我接触了一种全新模式——成功教学法。惊叹之余,毫无自己的见地与思考,只道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自学,量学,示学和用学,只要能够把这四模块完整地呈现,加之以自然的过渡,就是成功。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真正的、正规的教学经验的我来说,跳进一个这样的模式,根本不成问题,关键是我刚进去想要学习,“出模儿却又叫得十分响亮。”我很凌乱,到底要怎样,我该怎么办?就这样跟着资深老教师学习吧!
在以后的教学中,才渐渐地体会到,对于一个新教师,这个“模儿”的局限与浅显,以及跳出“模儿”的必要与刻不容缓,也越来越相信马主任的那句“成功教学的基础是传统教学”。很遗憾自己作为一名新教师,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亏得自己还有一颗好奇与求知的心。
教授的越多,思考越深,竟发现从一开始自己就错了:我们的“新”课堂成功之处不是方式,而是方法,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很明显,方法的传授才是我所要教的,改变吧少年!改变的过程中,我时常思考自己来到这里的初衷:除了一腔教育梦,我是自私的,我想偷得更多的教学能力与经验。但当我们的集体备课演变成了一种分工,当我的教学变成了走“模儿”的木偶呆板,我开始质疑自己的整个人生:工作量大,可以理解,也很赞同分工减压,但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心若丢了,再拾很难,坚持,安安宝贝!
又是一期新开始,所有人都像安在电动马达上的转轴,根本停不下来。今年很多新的方针要执行,工作量大,任务重,但较真起来了,唠叨之余更是期待,期待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PS:你自己不成长,学校会逼着你进步。谢谢学校提供的一方净土,更谢谢我的王大娟领导,俺家大朔朔,大师傅、二师傅,何老师,曾搭班的两个姐姐以及我们的欢乐小分队!)
这是学年开始的时候,自己的教育随笔,但渐渐地才深刻地领悟到,不是这个“模儿”的局限与浅显,而是授课者和学课者的我们还不够格,深度地利用“成功教学法”的能力还不足,这个课堂的模式是好的,它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是我们自己受限而已,而我们通常为了课程能够更顺利的开展,而将它浅显化罢了。遗憾的是自己还没有完全“成功教学”,就已跟它挥手告别,再见了,曾经一起奋斗的前辈们,那些可爱的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