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末看《欢乐喜剧人》总决赛,嘻哈包袱铺的高晓攀表演了相声剧《梨之园》,看完很有感慨,就像他在表演完时说的,“当我们正在努力学习其它东西时,我们中国最传统、最国粹的东西,还在哪儿?可能再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当这些曲种没了,到我们想去找的时候,真的很难找的,真的。”
是啊,不光是曲艺界,当我们扒着眼睛看外面,学习外面时,我们也遗失的太多太多了。也许有人会说了,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总会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被淘汰的。可是,就算你身边没有它们的一席之地,难道整个社会也没有么。不可否认,有些老旧的思想不合时宜,甚至是封建迷信。去其糟粕,这些东西曾几何时,也是潮流啊,也是让许多人为其侧耳,为其注目,为其研习一生啊。
有些行当是讲究童子功、幼功的
有些表演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
有些成就是慢功细活,大器晚成的
二
每每看到些类话题,总会想起一篇文章,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小说中的沙子龙,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镖师,凭着高超的武艺,与独创的“五虎断魂枪”,行走绿林多年,未遇敌手。可他怎敌得过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就像高晓松在《晓说》第一季的开篇介绍的,新中国消逝的三种文化,镖局、科举、青楼。而如今,他的那条枪也不会再给他带来什么了。
后面出场的孙老者,也算个武术练家子,一心只想领教下沙子龙的枪法,而沙子龙却终未出手,只在深夜,关上院门,将冰冷的铁枪舞的生风。留下的还有他的那句“不传,不传”。
他不愿看到自己的骄傲沦为像他的“徒弟们”那样,成为天桥卖艺的把式,宁愿把它带进棺材。倔强,如那个时代。
三
出身农村,祖上到父辈三代人,皆是木匠,不能算技艺,估且称之为手艺,吃饭的家伙事儿,而到现在,几乎也没什么用武之地。就说机械化的作业,已经让大部分从业人员丢了传统的手艺。
在见过了老爷子单靠手锯削出老虎腿,爷爷留下的坐柜,不用胶钉,全靠精巧的“燕尾榫”之后。竟然有种伤感,再差这也算手艺,真要在我这代丢了么?记得有次跟老爷子聊过这个话题,他先是一楞,然后无奈的说,“没什么用,学这个呢,你现在也能挣钱,把你自己这块做好就行了。”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Douglas Mac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