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安院士从儿童的第一人称角度出发,描述孩子从出生之前至六岁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孩子心声
之五:四岁
妈妈说,“下星期是你四岁生日了,你愿意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开生日会吗?”我高兴极了,连忙说道,“我愿意,我愿意!”
记得我参加过欣欣的生日会,那一天快乐极了。尚美、真真、至文、立仁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来了,欣欣的爸爸妈妈请我们到郊外野餐,我们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还踢足球了。尚美和至文的爸爸妈妈也和我们一起玩,欣欣的爸爸忙着拍照,妈妈则早已经把桌布铺在石桌上,放好了炒饭、三明治、水果和汽水,准备作午餐。立仁的妈妈还带来了生日蛋糕给欣欣庆祝生日,那真是难忘的一天。
妈妈说,“春天经常会下雨,你的生日会在家里举行”。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欣欣、大智、立仁、小思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星期日到了,妈妈准备好了鸡肉粥、炒粉和她亲手做的巧克力生日蛋糕。妈妈弹琴,爸爸唱歌,我们一起玩音乐节奏游戏,热闹极了。
我每天跟我的妹妹一起生活,小妹妹真可爱,眼睛大大的,也经常笑。每天放学回家,我一定会跑进她的房间亲她。今天放学,我没有在房间看到她,原来她在客厅的地板上爬行,她看到我,突然扑通一声趴在了地上。我吓了一跳,连忙说,“妹妹不哭,哥哥疼爱你。”妈妈也对我说,“你是哥哥,你要照顾好小妹妹。”
在幼儿园里,老师说的话我还不能全部听懂,却就要我们学中文、英文、粤语、普通话,老师还要我们拼英文单词、写数字和生僻的中文字。其实我总觉得我的小手不听眼睛的话,6写成9,8就更难写了,只能趁老师不注意画两个0,有时候还要做作业写十次“爸爸”、“妈妈”。其实我最喜欢的是上音乐课、美术课、劳动课和体育课了。唱歌的歌词让我学会了常识,比如秋天落叶、小虫爬行、早上叫声早上好,尊敬老人等等。美术课帮助我发展手眼协调和认识长短圆方等数学概念,其实音乐课的节拍律动也能使我了解数学,用从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多么快乐地学习啊!
现在我最喜欢扮演的就是小飞侠,披上外衣、围上围巾,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真的是小飞侠了。小朋友看我飞得那么高兴,他们也跟着我一起飞来飞去。王老师来了,我们一定会被责骂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不但没有责罚我们,还耐心地对我们说,“我明白你们这个年纪喜欢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会当真”。她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教室里面与户外的活动是不一样的,小朋友的模仿性很强,但也应该分辨哪些是应该模仿的、哪些是不应该模仿的。老师的话我听明白了,我们也开始明白道理,我十分敬爱王老师。
请大家继续期待《倾听孩子心声》的后续文章。
作者简介
刘咏思与
师傅陈淑安(已故)
1926-2016
爱如春风,情系幼苗,是陈陈淑安女士一生的写照。陈陈淑安女士是香港幼儿教育界的先驱,她于七十年代大力推行「幼稚园综合课程活动教学法」,主张幼儿「从游戏中学习」,彻底改变本地幼教传统教学模式,深受幼儿教育同行敬佩。陈女士生于政治风云色变之时,童年见证中日战争,少年历经国共内战,颠沛流落广州、香港等地,尝尽人生甘苦,造就一生傲骨。她奋发向学,毕业于燕京大学心理系,后随夫婿赴美国深造,醉心钻研幼儿教育,并在加州、纽约幼稚园执教十年,荣获年度教师奖。回港后大声疾呼改革幼教,举办幼师课程及讲座,培训一群后起之秀,不少学生是现今幼教界的中流砥柱。陈女士于四十九岁取得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身体力行印证活到老学到老,并于八十高龄获得香港教育学院荣誉院士,表扬她毕生对幼儿教育的贡献。
《情系幼苗 陈陈淑安》
陈淑安院士记述
本书由陈陈淑安女士亲自忆述,从她养尊处优的童年说起,记载她在战火中一夜成长,颠沛流离仍勤学不辍,婚后到异乡追寻梦想,回港后成为本地幼教总舵手,直至2012年获得荣誉院士的经历,真实记录了香港幼教的重大发展历程及陈女士多年的幼儿教育心得,确为幼儿教育一份珍贵的材料。聆听陈女士娓娓道来她的成长、求学、执教及育儿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一位八十多岁智者的温暖情愫,相信各位幼教专才及对幼儿教育有兴趣的人士,会从陈陈淑安女士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发及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