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后办公室有人发了一道面试题,娱乐一下。题是这样的,如果有5杯水却来了6个领导你怎么办?
然后贴吧答案是这样的: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是我,我会这么想:
先了解背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第一种可能是本来就安排了5位领导5杯水,后来又来了一位。那我大可以大方的说领导不好意思,没给您准备茶水,不过我们有咖啡或者矿泉水,您要是不介意,稍后给您拿来。那领导一定会客气一下,说好的,谢谢你。
第二种情况,不是临时来的,那正常人5个还是6个人总搞的清楚不会弄错,那唯一可能性就是杯子不够;那就肯定没有备用的杯子,那这接待的地方估计也不是什么高级地方,来的领导估计也不是什么很难对付的领导,或者很少有领导来光顾,那就打个马虎说领导,对不起我们这里太穷了你看骨瓷杯子都只买的起5个那领导一定同情你说一次性杯子也可以,再没有的话我不喝也没关系。或者你可以把另外的5个杯子都藏起来。领导们想,这么破这么穷的地方开个会没杯子没水,太正常了。
第三种情况,有备用杯子,领导们来了可是你只找的到5个,而且那天没有其他人知道剩下的杯子在哪里;或者有一个极端的情况,领导们来了,那天不巧,打扫的阿姨一个不小心打碎了几乎所有的杯子,只剩5个;前一种情况领导来的时间不巧,也一定不是什么大领导,不然不可能不提前准备,所以就上矿泉水吧,没事。后一种,就算是重要领导,诉说一下阿姨的遭遇,说杯子全碎了,一个也没留,以领导们的格局一定理解了,说算了算了阿姨也不容易,赚的也不多,我们一会儿不喝水也渴不死,没事没事,哈哈哈。
这样不就ok解决了。
上面评论里那些多数是现实中用不上的脑洞和扯淡。就说把水放在两个领导中间把问题留给领导的那个,假如其中一个领导喊住你,诶,小王,这里少一杯;或者说,快快,这么重要的xx领导,咋没给他上茶呢?你怎么办?
不过上面我想的那些也是瞎扯淡,想着玩呢^~^
奇葩说
今天看的这期奇葩说的辩题是:如果30年后的你给你自己写了一封人生建议的信,你会看吗?
记录了里面的一些句子和论点觉的很有意思。
小鹿说到自己小时候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因为重男轻女的被对待而不快乐,后来成年才看开看淡了这些。她说:
“你心有多大,童年的快乐就有多大,未来的世界就有多大。”
所以当你可以放宽自己的心,回过头去看才会看见童年那些曾被忽略的小小快乐,才会注意到曾经太在意那些伤痛,如此去对待这个世界,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你看到的世界也会越来越广。这便是对自己童年的治愈吧。
“想一想,如果30岁之后的你宁愿自己消失也要来见你,给你人生建议,这说明这建议得有多么重要。”——小鹿
听这句会想起能量守恒定律和蝴蝶效应的电影,未来的结局不会改变,不管你怎样尝试,除非你让未来的自己在那个世界消失,打破能量场,而你也可能会毁灭而不复存在,这是多冒险的事。
“孩子可能会因为弥补父母认为的后悔而失去更多更宝贵的东西。
我最终会成长为我自己而不是父母第二人生的试验品。
命运的残缺就是为了衬托出人性的好奇,真正的勇气和我们向往的自由。”
——梁秋阳
多少的父母在用他们的孩子弥补着他们的遗憾,在用缺乏的安全感绑架孩子的自由生长和选择,在剥夺着他们欣赏残缺却又美好生命过程的权利。可惜太多的父母意识不到,太多的孩子也意识不到或者放弃抗争,最后活成了父母眼中满意的样子却丢掉了自己。
蝴蝶效应和锚定效应
蝴蝶效应是一位气象学家在一个偶然的时机发现只要输入的数据改变一点点,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出来的曲线每一次都会完全不同。由于气候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在预测天气时,输入的初始条件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影响因素(通常的简化方法是忽略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而那些被忽略的次要因素却可能对预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错误的结论。由此,尽管拥有高速计算机和精确的测量数据(温度、风速、气压等),也难以获得准确的长期天气预报。
这也说明了一个小小的扰动就可能引起一场风暴。
锚定效应是信息学理论的原则。
而陈铭用它来解释控制、不确定性和自由。
“人已经和信息绑在一起拔不出来了,因为人永远忘不掉自己想努力忘掉的事情。
想要控制的迷狂值得反思。
确定性是个迷茫的狂想,要做到真正的面对不确定性的准备。
真正能确定的是现在,是自己,是当下的每一个决定。
任何的信息都只会是一个扰动,而不会是一个准确的影响。
最好的建议是回到自信本身。
风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但是蝴蝶却可以卷起风暴。因为人生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
只有相信了不确定性才能真正的自由。”
可知道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类具有的生本能和死本能,人类做很多决定都是在恐惧和抗拒死亡,很多人想着做一个怎样的决定会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会帮助我避开危险,会给我最大的安全感呢?却不知道是人终会有一死啊,而且死亡时间未知,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你又如何逃避呢。所以接受和再也不惧怕不确定性的那一刻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和自由。
“我会等到30年之后才打开给自己建议的信,然后写下那段话,你是如此热爱你自己,所以才在30年之后打开信写下了同样的话。”
——刘教授
请问这道辩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看还是不看?
如果是我,我也会像刘教授这样做,我就是那个不会去看的反方,为什么呢?
因为有未知,人生才处处有惊喜,处处有江湖,如果知道未来会怎么样那生活就没意思了,不好玩儿了。如果看到建议,徒增烦恼,我也不会采纳。拜托,我连爸妈的建议都几乎不听,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也不会听自己的或是其他人的。其他人的生活不是我的,未来的自己已经看透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只想拥抱我热爱的和不确定性去感受我独一无二的人生的过程,结果不重要,爱咋咋地,反正横竖都是一样的会回归大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