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妹妹视频,她问我清明回不回家,我回答:“回呀,我要回家吃薄饼!”是的,清明除了回去扫墓,更是为了回去吃一顿薄饼。
每年的清明前后(农历三月左右),我们家乡有吃薄饼的惯例。听老一辈的人说,这其中还有个来历呢。薄饼,真的算得上是我们汕尾地区的特产了。我所说的薄饼,和街边小吃的薄饼可不一样哦,有什么不一样,且让我慢慢道来。
首先,薄饼有咸味和甜味两种,甜味的是用薄饼皮裹上现成的花生芝麻、酥糖等便可以吃了。相比之下,咸味的制作复杂得多,但也更美味和受欢迎。不同的家庭,可能也会有差别,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妈妈牌的。
饼皮的制作:
饼皮的厚薄、韧度怎样,会影响整个薄饼的颜值和口感,所以饼皮很重要。饼皮的制作原料主要是面粉(高筋面粉)、水、(有些人还会加入鸡蛋等),至于具体做法,百度应该一搜就有。但是这种饼皮有两大特点,一是要薄,其厚度仅有北京烤鸭的饼皮的十分之一。二是要薄而不破,因为饼皮要包的“内容”很丰富,所以如果没有韧度就容易破,吃到一半东西都掉下来了,那就尴尬了呵呵。
现在一到吃薄饼的时节,市场都有现成的皮卖。记得以前会和妈妈一起去买做薄饼的材料,然后我喜欢看卖饼皮的大叔做皮的过程,一小团面团,在饼铛上一抹开,一下子就烙好了一张比我脸还大的皮。
馅料
馅料才是主角呀,虽然是被包在皮里面,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味。传统的馅料有鸡蛋丝、绿豆芽、豆腐(较硬的那种)、猪肉、虾仁、胡萝卜丝、葱白、香菜(笔者的最爱呀)、还有涂在饼皮上的橘子膏等等,在我们家,还会有火腿丝、香菇等。总之,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去选择啦。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色香俱全、美味可口。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对薄饼情有独钟了吧(一颗想飞回家的心蠢蠢欲动)。
也正是因为馅料丰富多样,所以做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要把所有的材料洗净、切好、炒熟、盛盘上桌。以前几乎没回都能听到妈妈在大功告成之后喘一口气“累死我了。”懂事后会进厨房帮妈妈的忙,奇妙的是,我竟然乐在其中,抢在妈妈的前面把该准备的弄好,而妈妈也会在一旁指正我的错误。或许,我就是那个喜欢下厨的吃货吧。吃薄饼的时候,最好煮一点清淡的汤,像白萝卜黄豆汤、紫菜蛋花汤、海带汤等等,因为吃薄饼很容易口渴。
最有趣的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薄饼的情形,真是比除夕吃团圆饭还有趣。我们吃的薄饼不是包好的,都是要自己动手包的,也是这样才觉得有趣。我们会比看谁包的最好看,看谁包的薄饼漏馅了,然后拿个碗给他接漏掉的馅;我们会在吃完后说说自己一共干掉了多少卷,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然后在转身离开后还会忍不住转头把剩下的虾和火腿吃完。所以,在我看来,吃薄饼不仅是一场味蕾的享受,也是一次亲情的交流与聚合。
其实不仅是薄饼,许多家乡的食物,尤其是妈妈做的家常菜,对于离家上学的我,都是时不时想起又想吃的美味,都被烙上了家乡的标签。讲真,有时我都想写一部舌尖上的乡味了。小时候,不知何为乡味,还经常对妈妈用心做的食物挑三拣四;长大后,知道了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也体会到了乡味究竟是什么味。而乡味,也成了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即使去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了最初的风景。
庆幸的是,像做薄饼这样比较常见的食材,即使在异地也是能买到的,就是薄饼皮就得自己动手了。如果将来我在异乡工作或生活,清明不能吃到妈妈的薄饼了,那我一定会自己做,做给未来的丈夫、孩子、朋友们吃,然后告诉他们:“看,这是我家乡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