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说结构
——《小说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六
读《勇气》这篇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伞兵的故事。如果复述这篇小说的故事,会怎么复述呢?会不会把后面“我”与空军将领的谈话这个情节忽略掉呢?我的感觉是我会忽略掉后面的这个情节。在文章中应该没有闲笔,如果“我”与空军将领的谈话是没有用的,作者就不会把它放进文章里边。这就提示我们思考,文章后面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有些文章,开头或者结尾会有一些内容看起来与文章的主体部分好像没有多大关系,好像没有什么作用,特别是故事套故事的小说,我们往往关注中间的故事,忽略其它部分。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是不是会忽略这些内容?这也提示我们,应该把全文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立足全文来解读文本。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不起眼的部分,并且这个所谓不起眼的部分,也许还是文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复述的时候只能复述出美国伞兵的故事,而把“我”与空军将领谈话的情节忽略掉,也正好可以提示我们注意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看作者是如何讲故事的。注意作者讲故事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小说教学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当学生在复述故事情节与小说情节时,遇到障碍,不能够很好地讲述小说情节的地方,往往是作者刻意运用叙述技巧的地方,就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在解读小说时,一定要关注故事情节与小说情节的差异,这样可以解读到作者在叙述方面的技巧,关注叙述技巧,可以让我们发现文本更多的教学价值,可以把这些教学价值依据需要转化为小说的教学内容
复述时仅仅复述美国伞兵的故事,我们看,可以从美国伞兵这个故事中读出很多的内容,如勇敢无畏,无所畏惧,舍己救人,担当,善良等等,而综合全文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希望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读出的是勇气,信仰,小说的主题指向的是勇气、信仰。为什么只读美国伞兵的故事,不一定读出勇气、信仰,读完全文之后,我们从美国伞兵的故事里读出的就是勇气,信仰?其实就在于文章后面的叙述者的引导。这样看来,文章后面的一部分,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可见,小说的结构与小说的内容密切相连,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解读文本时,就不能忽视小说的结构。
文章由“我”来讲述美国伞兵的故事,吸引读者通过“我”进入美国伞兵的故事。“我”在讲故事之后不断探求故事的意义,也吸引读者去关注这个探求故事意义的过程,进而认同“我”对故事意义的阐释。在这里,我们不仅发现小说结构的巧妙,并且还应该关注到作者叙述的巧妙。
不仅如此,我们在读过美国伞兵的故事之后,并不一定都能从故事里边读出勇气,信仰,当“我”阐释了故事的意义,明确故事的主题之后,就会使读者产生一丝疑问,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勇气,信仰?就会吸引读者重新回到故事中去回味。特别是美国伞兵的表现,法国女人的语言,眼神等。这就像作者故意设置了一个圈套,让你读完文章,还有些小疑问,要再回过头回味一次。等读者看完小说重新进入故事回味的时候,作者应该的文字背后会心微笑。这也正是是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反思
一、要把全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立足全文解读文本。不可忽略任何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部分。
二、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解读文本要关注小说的独特价值。或者是叙述技巧,或者是结构的独具匠心,老师一定要看到文本的独特价值。如欧.亨利小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成的。如《勇气》故事套故事的写法,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教师解读文本时就要关注到文本的独特之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的叶子,世上也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小说。每一个文本都有独特性。
三、小说学习的循序渐进。小说解读不能陷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常规套路。但小说学习,也不能不关注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特别是在小说学习的开始,还是要学习小说基本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只不过在学习这些常规的要素之外,适当兼顾小说的个性。以后的小说学习中,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分析小说的这些要素,老师就只需要适当地点播,这些常规的要素的学习,可以占得比例、分量少一些儿,小说的个性特点所占的分量可以多一些。教师是对文本的解读要透彻深刻,教师解读出来的内容,发现的教学价值,一定要经过取舍,形成教学内容。让小说学习循序渐进。说得高大上些,既要守正,又要创新,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