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司马光编成这部 《资治通鉴》全书约300万字,横跨16个朝代,涵盖1362年的历史。
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值得学习的榜样!
里面的一些历史译成了白话文,给读者比较直白的观感。可读性很强。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是著书的目的。
接下来讲讲书名的含义,“资治通鉴”是,帮助或益于(皇帝)治理(国家)的镜子。人照镜子可以知到自己的外表美丑,以历史为镜子可知到国家兴衰的道理。《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司马光缉录历朝兴衰,供皇帝参考。加一“通”字,表示它足以为后世所有帝王借鉴。
下面我就来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吧。不得不佩服,苏秦的能说会道,伶牙俐齿,苏秦连横所说的就是制衡之术,可能韩国的苏秦当时只是为了展现自己才华或者是为了安邦定国,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价值,但无形中却让黎民百姓免去了战火荼毒之苦!
慕容巧用离间计,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强大的还是离间计。离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
每个人都多疑的一面,何况国君,寡人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小人的挑唆离间。有太多的英勇忠良含冤而死,有太多的史实和离间计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永远是多疑的。
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西晋面临灭亡时期,城内外失去了联系,城中粮食紧缺,一斗米能卖到二两金子,人们都饥肠辘辘,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城里人死了一大半。士兵们为了保命纷纷逃亡,根本无法控制,只有凉州的几千名义兵,誓死不动。想象一下都觉得可怕。
《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愿我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太平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