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DISC精进的第12天,大C式的精进。
DISC是有能量的,当然前提是在应用好的情况下。学习DISC,还有坏处吗?还会有副作用吗?肯定是有的,在不具备很强学习力的情况下,知识未必就是财富,也可能是负累。
学习一定是件好事吗
我在做医院培训的时候,经常第一个问题就问学员:学东西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有很多人脱口而出:好事。
我特别会举一个例子:“乞丐型员工”,也就是把所有不努力、不成长的责任都推给团队、他人的人。这个时候,我经常会继续问这个问题:学习到这个概念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个时候,答案就不一样了。有的还是坚持是“好事”,有的则没有“表态”,还有一部自己的脸上会泛起一丝难以觉察的脸红与不自在。
我知道,这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还扎得很深:有些人感觉自己会被贴了一个标签,有的人又感觉身边的同事谁正好是这类型的员工……
这个时候,总结就来了:
如果只是把学到的东西,当成一个用来评价,贴个标签或者分个类,知识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坏的。
继续来看个例子:
我经常会在培训后,给中高层再加个课程,指出他们的死穴,就是拿我课堂上讲的东西直接去要求、约束员工,这种应用方式负作用超乎想象。员工立即会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管理者,一下子,知识变成了只是用来贴标签或衡量的工具,互相看不上。
DISC学习的两个大坑
DISC学习,首先也属于知识的学习,自然也避免不了两个坑:
第一个坑呢,就是“贴标签”:
其实“贴标签”本来没有什么坏处,贴个标签,容易误别与快速应对。人类智慧也是这么积累和成长起来的。“贴标签”最大的问题在于:被认为是一成不变的,缺失了时间、空间转换的可能,也就是“把人看死了”。
还有一句最可怕的话“三岁看大,五岁看老”:我的妈呀,从三五岁这个标签就不会再动了。
第二坑就是不但“贴标签”,还“分类”:
这个人“朽木不可雕也”,然后又分到“坚持剔除”的一类,就是把人打死了还得用火烧没才解恨。
分类最大的问题,就是造成了对立。DISC的标签,虽然可能没有像“好人与坏人”的分类那么对立,但在长期使用中,也会产生对立,因为大部分人都只会想四种类型的不足,久而久之成了“负面词”,一提都感觉带有讽刺与嘲讽。
两大法则引爆DISC的力量
DISC识别了性格,回归自己,并找到了打开他人能量的钥匙,如果应用的好,人生可能就开挂了。“对立与统一”始终是我们整体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也暗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
海峰老师在红皮书,就战场法则与家庭法则等两个法则给了我们细致的解说(P169)。
在企业里,战场法则让各人各安其是,把每个类型极致给爆发出发,可以把潜力发挥到极致,这可以让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战场法则久了,各自为政,极其容易分崩离析。
家庭法则,则特别关注DISC四种类型的感受,把感受理顺了,这要求四种类型都能用“爱”或者“来自内心的感恩”来作为行动的指导,关注到对方的需求,照顾对方的感受,这样才可以让组织走得更久更远。
没有战场法则和家庭法则,
DISC就还是DISC,甚至释放破坏力。
用DISC让我们成长,让世界充满爱。